潮汕洪灾中的“家己人”

8月30日,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潮汕地区,短短一天,暴雨导致的洪灾已使潮南区10个镇街、169个村受灾,受灾人数多达几十万人。

政府、民间纷纷组织救援,而这其中,有一只特别的的队伍。他们有条不紊,将大批物资运进灾区,帮助大批群众向外转移,救灾期间,始终冲在第一线。一问之下,他们竟来自受灾地,不仅完成自救,还积极参与救援!小编几经辗转,采访到这支团队的负责人——碧桂园粤东区域云顶营销团队负责人肖然博士,让我们从他的讲述中了解更多。

小编:请问这次暴雨有多严重,你们是如何反应的?

肖然:严重到超出想象。30号那天,整个潮汕遇上了自2013年以来几乎从未有过的特大暴雨。我们项目所在的潮南区降雨量404毫米,短时降雨强度甚至超过了2013年“8·17”水灾。暴雨当天项目展厅就开始进水,道路已经不太通畅,到了31号,雨越下越大,水势上升很快,我就知道情况不妙了。

当时脑袋里的第一反应是,人最重要!水越涨越高,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马上确认我们所有员工的安全并将女同事妥善安置,同时召集了项目的所有男同事,组成紧急救援小分队。

小编:据说这支小分队在救援过程中表现突出,那你们在救援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肖然:有的,当时我们缺物资,手上的救援物资远远不够。于是我联系了广东狮子会练江服务队,他们当时正好有一批物资,但人员紧缺,于是我们互通有无,组建了联合救援队,三人一小组,开着铲车进入到周边村庄,将食物和水送给被困楼上的人,将住平房的人解救出来。就这么来来回回,从当天下午一两点一直到晚上将近一点,第二天九点又继续救援,仅第一天就送出了300多人,运送物资三百余箱。

碧桂园粤东营销救援物资送达灾区现场

救援物资发放

救援小分队运送物资

另一方面,我们同步将灾情上报,区域立刻调派了周边项目的物资和人员进行支援,24小时内,便筹集了一百多万的物资送到现场,让后续救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碧桂园粤东营销运送救援物资

小编:据说您之前一直在北京工作,不知您是因为何种契机加入碧桂园?

肖然:主要是看到了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我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直到遇见碧桂园的核心人才培养计划,觉得和超千名哈佛、剑桥、牛津、清华等顶尖大学的博士人才一起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对工作也会有更多启迪。

肖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左三)

在集团的培养与实战历练中,让我逐渐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只有拥有长远的目光,快速的应变能力和周全的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管控。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对人好,对社会好”的公益之心,而集团“希望这个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念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作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使命。

小编:那么加入碧桂园后,公司为您提供了怎样的个人发展路径?

肖然:首先我觉得“双线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在总部学习理论和管控思维。在粤东区域进行实践,脚踏实地感受市场的温度和营销打法,同时公司针对博士还有海外拓展战略,让每个人都能形成全面发展。比如我的发展轨迹是总部——汕头——泰国——河源——潮州——汕头。

肖博士参加人才培养计划

另外导师制度也是我认为我能够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营销中心实行中心导师、大区导师、区域导师三级管控。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下,个人能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目前碧桂园的主战场还是三四线城市,在粤东区域,我能够更深入了解主要战场,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碧桂园人。

小编:在粤东区域的这两年,您有何体悟?

肖然:2017年通过集团总部的培训及海外区域的历练后,我被正式派往粤东区域,前后经历了河源的龙川项目,潮州的蔡拢项目,6月我被派往潮南片区胪岗镇成为云顶项目的营销负责人。

肖博士深入地块调研

我认为,要干成一件事,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支踏实、进取、善于协作的团队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庆幸能够和这样一支队伍并肩前行,而粤东人民的淳朴、热情,更是让我深受感动,如今我成为潮南云顶项目的营销负责人,也算是这份缘分的延续。当前,还有很多城镇的人居条件较为落后,我希望能够通过我和整个团队的努力,在集团的指导下,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记得龙川碧桂园建成时,我代表营销团队给县里领导介绍碧桂园的开发理念与包装思路,当时领导开玩笑道:“一个北京的博士,来到我们小县城,真是‘委屈’了啊,但能不能多介绍点博士过来,一起发展我们龙川?”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每每想到自己所学能够助力当地发展,为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便感到十分满足、踏实。

洪水已经褪去,家园正在重建,但在大水来临之时,粤东营销的奉献和公益精神,却留在了潮汕大地。正因为潮汕的淳朴、热情,与碧桂园集团“对人好,对社会好”的公益之心互相契合,当灾难发生之时,项目营销团队才能在肖然的带领下,一呼百应,毫无犹豫与退缩。正如肖然所说:“时刻准备好的部队,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在潮汕地区,大家平时喜欢称呼彼此为“家己人”,表示亲如一家,自当团结互助,不必客气。而在这次水灾面前,不管是项目人员,物业人员,营销人员,还是受灾百姓,四方民众,大家真真正正都成了“家己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