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而上,漠阳访古

尽管一场台风“山竹”让很多人知道了漠阳江,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漠阳江是古代连接广州与粤西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代高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阳江的母亲河,但与这一连串耀眼的头衔相比,它本身的存在感却很低,即便是广东人,提到阳江,也许所有的想象也不过是阳江豆豉、闸坡海鲜、春砂仁,或者阳江十八子刀具,而漠阳江并不在认知之列。现在,就让我们从漠阳江的入海口出发,溯江而上,讲讲这条江与这片土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长度,大概有一万六千年。

责任编辑:杨嘉敏

广东文化标本观察之四

尽管一场台风“山竹”让很多人知道了漠阳江,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漠阳江是古代连接广州与粤西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代高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阳江的母亲河,但与这一连串耀眼的头衔相比,它本身的存在感却很低,即便是广东人,提到阳江,也许所有的想象也不过是阳江豆豉、闸坡海鲜、春砂仁,或者阳江十八子刀具,而漠阳江并不在认知之列。现在,就让我们从漠阳江的入海口出发,溯江而上,讲讲这条江与这片土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长度,大概有一万六千年。

广东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之一,图为阳江海陵岛。(视觉中国/图)

漠阳江:山海两端

整个阳江地区包括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和阳春市,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向海,形如一个巨大的马蹄,印在广东的西南大地上。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闽广一带,这样的地理格局并不鲜见,由于山隔海阻,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保留着许多原生态文化元素。而阳江则因为北部山势相对低平,没有阻断陆上交通,形成封而不闭的格局,其间有漠阳江自北向南流淌,勾连起山岭与大海,进一步盘活了阳江的风水,既有利于本土文化发育,又方便外来文化和人口进出流动,交融之下,历千年而形成了岭南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支——漠阳文化。

漠阳江是珠江水系之外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云浮市西南大云雾山南侧,从源头到入海口,主干长度不过199公里,但河曲十分发育,从北向南蜿蜒迂回,宛如游龙般纵贯阳江全境,冲积出一片宽广肥沃的平原地带。阳江古称“莫阳”,在古越语里,“莫”是牛的意思,“阳”是羊的意思,“莫阳”即是牛羊遍地之意,可见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已经是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曲折回转的漠阳江不仅带来大片肥美的土地,水流平缓、水面宽阔的河曲也是天然良港,于是在漠阳江河曲地带,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河港城镇,如合山、麻汕、江城、埠场、南埠等,延绵成线,与阳江海岸地带构成一个倒“T”字,纵横两条轴线不仅是阳江区域骨架,支撑起阳江版图,更是从古至今阳江重要的文化轴线和经济轴线。

漠阳江地图(梁淑怡/图)

漠阳江北端通过新兴江与西江相连,可通广州,亦可溯西江前往广西、贵州、云南乃至巴蜀,沟通大西南,是广州及以北内陆地区与粤西腹地乃至海南往来的交通要道。过去,从广州南下或从琼雷北上的官员、商旅都取道阳江,在此休憩、补给,阳江由此成为广东陆上交通一个最大的枢纽和中转站,直至近现代广湛公路开通。

大澳渔村:你不知道的“十三行尾”

从阳江城区往东南方向行十数公里,就到了漠阳江的入海口——北津港。这里是古代从海路进入阳江腹地的门户,因此也是海防重地。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猖獗,阳江因交通地利之故,也时时受到侵扰,为了保境安民,自明穆宗隆庆五年(1517)起,北津港就开始修建军事水寨北津城,以保护身后的漠阳江平原和东边的大澳古港。

在海上讨生活的阳江渔民。(视觉中国/图)

大澳古港如今叫做大澳渔村,因保留着完整的明清渔村建筑风貌,已经成为阳江有名的景区,来自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嬉戏游玩,体验别具特色的渔家风情,却全然忘了它曾经的显赫风光——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港。2007年12月22日,一艘冠名为“南海1号”的南宋古船,在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大澳村外20公里的海面被整体打捞出水,在沉没于阳江海面800多年后,它带着6-8万件宋代瓷器等文物现世,不仅令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和复原又多了一份有力的实物研究资料,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千年古港大澳村。

海陵岛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