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一战”

“一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记。1914-1918这4年仿佛分隔开了新旧两个时代。对成长于1914年之前的人来说,从1871到1914,欧洲已经几十年没有大战事,当得起“太平年月”这美好的词。然而1914年改变了一切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79期)

“一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记。1914-1918这4年仿佛分隔开了新旧两个时代。对成长于1914年之前的人来说,从1871到1914,欧洲已经几十年没有大战事,当得起“太平年月”这美好的词。然而1914年改变了一切

1992年6月28日,事先并未公开,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突然在萨拉热窝现身。彼时彼地,正是波黑战争的核心地带。年事已高的密特朗为什么选在这一天造访此地?因为78年之前,也是在6月28日,也是在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而暗杀事件随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再一次面临危机之时,这位老政治家似乎想以一个耐人寻味的举动提醒世人波黑战争的可能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密特朗强烈的暗示几乎没有被世人注意。到当年年底,这场战争已经导致15万人丧生。

密特朗的同时代人、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黯然兴叹道:历史的记忆已经死去。“过去的一切,或者说那种将一个人的当代经验与前代人的经验承传相连的社会机制,如今已经完全毁灭不存。这种与过去割裂断绝的现象,可说是20世纪末最大也最怪的特色之一。许许多多身处世纪末的青年男女,他们的成长背景,似乎是一种永远的现在,与这个时代的众生的共同过去,缺乏任何有机的联系。”

西线战场,美军攻打德军据点(资料图/图)

导火索:一幕充满荒谬意味的悲剧

在基辛格看来,最有政治理由走上战场的国家(奥匈帝国),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谨动员计划的国家(例如德国、俄国),欠缺作战的政治理由;最有可能阻止事件恶化的国家(英国),一直犹豫不决

对于“一战”的爆发,现在历史学家们多半倾向于区分以下两层不同因素:一是数十年来一直在起作用的时代背景,包括交战双方在经济上的竞争、对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军事联盟、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二是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后数周之内才开始发酵的直接原因。

1914年那个意味深长的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被杀的经过很像是一幕充满荒谬意味的悲剧。那天,他和妻子造访帝国新近吞并的波斯尼亚省首府萨拉热窝。一位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向斐迪南行刺,结果误中副车,只打伤他的司机。大公先前往总督官邸斥责当地官员的安保措施做得太糟,而后在夫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探视受伤的司机。为他们开车的新司机不知为何转错了一个弯,在一家马路咖啡馆旁边倒车转向。孰料前一次行动没有得手的刺客恰好正在这里借酒浇愁。天赐良机,他没有再次失手。

刺客的背后,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他们公开宣称的目标是实现其“民族理想——团结所有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政府对这个组织并不支持,认为它太危险、激进、好战,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后者进行有效的恐怖活动。据说,当时在斐迪南的访问路线上,他们至少安排了6名携带炸弹和左轮手枪的杀手。

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看来,最令人惊奇的不是这桩原本比较单纯的意外引发了全球性的灾难,而是一开始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用他的话说,当时有个矛盾现象:最有政治理由走上战场的国家(奥匈帝国),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谨动员计划的国家(例如德国、俄国),欠缺作战的政治理由;最有可能阻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