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照明的不是闪光灯,是敌人的炮弹” ——“国家相册”用“影像秘境”记录历史

1947年的大清河北战役中,摄影记者黎枫跟随尖刀班。攻打霸县前,黎枫这样做战地动员:“不要乱套!我给你们照!英雄好汉都在我的镜头里!”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沙飞(左二),原名司徒传,1912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1942年7月,沙飞创办了中共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摄影战士,是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先驱。1944年6月9日,因中弹在太原迫降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队员白格里欧中尉(左三)被八路军游击队营救,晋察冀画报社对此做了图文报道。1944年7月18日,白格里欧中尉到位于河北阜平县洞子沟的画报社参观,与沙飞、翻译董越千(左一)等人在土造制版机、轻便印刷机前合影。(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5日《南方周末》)

1947年的大清河北战役中,摄影记者黎枫跟随尖刀班。攻打霸县前,黎枫这样做战地动员:“不要乱套!我给你们照!英雄好汉都在我的镜头里!”

2018年10月,“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展览掀开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面纱一角。此前新华社出品的100集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也使用了部分馆藏照片,每集六分钟,使用五十余幅照片。每张照片的停驻时间很短,让人来不及仔细端详。照片蕴含的历史细节,是需要静观的:

一张记录1951年河北省定县耀城村“冬学”的照片上,头包手巾或戴“三块瓦”棉帽的农民,人手一册书,热切地望向同一个方向,让人联想到“希望”和“未来”。虽然人挨人,但构图毫无杂乱、重复之感,每个人都是专注的,又各有各的表情,照片充满动感。农闲时的“冬学”是扫盲形式的一种,此外还有识字班、夜校等。19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发起一波又一波扫盲运动,区域从苏区扩大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和全中国。

1950年代初,一对新人在阳光下展看他们的结婚证,背景是一树灿烂的春花,像是杏树。《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废止买卖婚姻,结婚自由、离婚自由、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今天看来天经地义,但移风易俗从来都不简单。婚姻法实施之初,全国各地都出现婚姻问题引发的非正常死亡。

1955年3月的一个风雪天,天津南郊几个身着棉袍的农民在一方小小的窗口兑换第二套人民币。画幅中呈现的是他们的背影,两辆靠墙放的自行车,一头跟主人而来的小牛,以及张贴在窗口上方的大布告,上书兑换比率及注意事项。字迹被雪打得有些漫漶,但兑换有条不紊。相比1949年之前历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平稳顺利、波澜不惊。

1956年2月23日,新疆石油公司黑油山钻探队的工人拧开第一口出油井阀门,被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下来。同年,外地垦荒青年在黑龙江萝北草原上跳着集体舞,两人一组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中间有人在吹笛子、拉二胡,圆圈外有一个简易的篮球架。他们的生活中有集体舞和“康拜因”(注:即联合收割机),也有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垦荒移民大多数留在了第二故乡。

另一张照片记录了1950年代中期,巧手的裁缝把旧大褂改造成“布拉吉”(注:俄语音译,即俄式连衣裙)的情景。天津市缝纫供销社的工人正在用烙铁熨布料,身后墙上挂着两件成品,都颇有“设计感”:腰带、胸前褶皱、泡泡袖,搭配连衣裙的小外套带着小巧的圆摆。照片应该摄于1957年前后。当年棉花歉收,无法完成预定采购目标。国务院规定,从1957年5月起,该供应年度的第二期布票折半使用。一时间,大小报章上很多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