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脱贫试验三十年,“核聚变”如何发生

一双八块钱的皮鞋,几乎断送了白友邦的前程。

责任编辑:莫闻

多肉植物园为附近村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黄丹/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

一双八块钱的皮鞋,几乎断送了白友邦的前程。

1988年,毕节地区黔西县林泉镇中学初二学生白友邦,买下了那双他心仪已久的皮鞋,代价是一个学期的学杂费。

那是一双黑色的皮鞋,他请修鞋师傅在脚底钉了两块铁皮,好让自己走路时发出“踢踏踢踏”的声响。穿上这双鞋,他觉得自己太神气了。

在当时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海子村,白友邦是村里第二个穿上皮鞋的人,另外一个人在供销社上班,也是村里唯一拿工资的人。没钱交学费的白友邦被父亲一顿痛打后辍学回家,成为左邻右舍教育孩子的反面例子。

在家无所事事几年后,他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凭借聪明和干劲,很快在东莞一家工厂立住脚。

2010年春节,白友邦回老家过年。一身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别在腰间的手机露在外面,把音量调到最大,一如当年用学费换皮鞋那般神气:他想告诉过去说他闲话的村民,自己在外面混得还不错。

这时,村里不少人家盖了砖房,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有些田土荒芜了。到了晚上,村子显得格外寂寥。

白友邦突然没了“衣锦还乡”的兴致,他很失落,也很困惑。

村民潜能释放

再次回到村里,白友邦的身份是黔西海明多肉植物园的技术总监,数十个大棚里种满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其中最贵的一盆,有人出价3000元。

2018年11月14日,白友邦正忙着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地给多肉植物浇水。看见南方周末记者一行不速之客,白停下手中活路,热情地迎上来握手。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晒得黝黑,手上皱纹和十指间淤积的黑泥腻在一起,让人觉得很难再洗干净——他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农把式了。

“种植多肉植物在整个毕节市就我们一家,贵州目前也只有两家。”白友邦说。他除了主管这片产值数百万的多肉植物园外,还同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