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轨”到“对标”: 广州交响乐团的“国际表达”时间

广州交响乐团自1990年代中后期起开始乐团国际化的探索,使其超越城市乐团的格局、继而将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国内乃至海外。

责任编辑:邢人俨 宋宇

广东文化标本观察之八

广州交响乐团自1990年代中后期起即开始了乐团国际化的探索,使其超越城市乐团的格局、继而将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国内乃至海外。目前,广州交响乐团的足迹已达全球五大洲,呈现了中国大陆乐团数量最多的音乐季,并拥有国内最早且唯一由同一乐团连续举办超过二十年的城市新年音乐会品牌。通过建立国际化乐团标准、并尝试进入现代演出市场,广州交响乐团得以与国际音乐大师、世界顶级舞台频繁接触,使交响乐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方式之一。

2003年起,广州交响乐团的乐季持续时间为9月至第二年7月,与国际接轨。之后,乐团开始频繁与世界顶级音乐家合作,包括夏尔·迪图瓦、帕尔曼和马友友等。(梁智辉/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

余隆的第一个动作:“更改音乐季 起终时间”

1997年,广州珠影乐团大提琴演奏员潘民宪打算报考广州交响乐团时,乐团还叫“广州乐团”。广州乐团组建于1957年,比新中国最早的中央乐团迟一年成立,后者于1996年完成改革,淘汰了40%人员,广州乐团紧随其后。借由一场当时在全国前所未闻的拉幕选拔考试,乐团正式更名,并作为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尝试打破终身制、“大锅饭”,实行全员竞聘上岗。

一道长长的白幕,把考官与应考者分开,报考者首先演奏考查专业能力的自选曲目,再演奏评委指定曲目,考试时间约二十分钟——这是国际交响乐团常用的招考方式。

通过这种考试,很多年轻的演奏员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现任乐团首席、副团长张毅,30岁时已经是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首席演奏员。但基于当时“没名气、没钱”的局面,乐团无法做出更大规模的改变,时任广州乐团团长余其铿更愿意将那次改革比喻为“煲老火汤”“换位不换血”。

这一年,广州交响乐团还迎来了一位重要成员——曾在法国贝桑松第三十五届国际青年指挥大赛夺冠的香港人叶咏诗。这位“训练型”指挥对乐团业务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叶咏诗成为乐团首位音乐总监,为乐团引入了与国际乐团接轨的“音乐季”。1998年5月1日开始,乐团每年会印制一本乐季手册分发宣传,至今已持续22个乐季,是中国大陆交响乐团之最。

“叶咏诗好几次批评我们,说都是职业搞音乐的,连术语都搞不清,有时候外国指挥来,也会生气。”潘民宪忆及自己整理演奏术语的缘起,仅仅是为了学习并精通术语,以便更精准地诠释交响乐作品。

在广州交响乐团工作期间,潘民宪编著了《交响乐演奏术语词典》《交响乐演奏大提琴重点困难片段》——前者已成为国内交响乐领域罕见的专业佳作,潘民宪收录了192首经典作品的演奏术语。在他看来,广州交响乐团专业、完善的音乐季体系,为自己的整理提供了便利。

在广州交响乐团内部,一本被称为“蓝皮书”的蓝色小册子详细记录了“聘任制的实施细则”和“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