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驼铃】为了一张机票,这个土库曼小伙出了“大招儿”

“中国人是最亲密的朋友!”阿塔别克总是这样自豪地说。

土库曼斯坦,中石油阿姆河公司一处钻井平台。这是工作人员在工区的宿舍。(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中国人是最亲密的朋友!”阿塔别克总是这样自豪地说。

浓眉大眼,肤色微黑,流畅的汉语中夹带着一些当地的语调,听起来觉得既熟悉,又有一点风趣。

这是土库曼小伙阿塔姆拉多夫•阿塔别克给阿姆河公司生产部陈辉的第一印象。阿塔别克曾在中国留学五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系,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由于土库曼司法管理原因,在国外学习法律专业,没有获得当地的执业许可,是不能从事法律相关的行业的,所以,阿塔别克来到公司后,主要从事生产事业部的外联管理工作。

有一年冬天,项目部一名中方员工需紧急回国,但从项目所在地到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机票早已售馨,走公路要600多公里,路滑且路况极差,12个小时的车程也来不及赶上首都飞国内的航班。

联系机场售票处,没有票;阿什哈巴德的总代理联系了,没有票;各种高价票的途径联系了,还是没有票。面对突发情况,阿塔别克说“让我最后再试试吧!”

“请和我一起去机场,我去求求乘做当天航班的人,看看能不能把票让给我们一张!”。阿塔别克来到机场,用土语和办理登机手续的当地人一个一个地交流着,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但从阿塔别克紧张的表情、关切的眼神中,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焦急。

摇头,还是摇头,汗水渐渐浸满了阿塔别克的额头。两个小时过去了,近100多人过去了,还是没有能换到票。就在这时,等待办理登机手续队伍后面走来一位老大爷说:“小伙了,我看你在这很久了,看来你是真的遇到难事了,你的坚持,和你对待朋友的这份真情,让我感动,我把票换给你吧!”。

突如其来的幸福,把大家的情绪从谷底带到了高山,阿塔别克更是激动成分,仿佛那个急着等票回国的人是自己一样,紧握着对方的双手,连声道谢。

阿塔别克之所以如此,与他留学之时就形成的观点密不可分。留学时期,中国老师和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给阿塔别克提供了无私帮助,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顺利地毕业。”

在阿姆河公司里,周边的中国人几乎都成了他的好朋友。每次阿塔别克汉语发音不对,或用词错误时,都会惹的大家开心一笑。阿塔别克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焦急的问:“我又说错了吗?好老师,你再教教我,应该怎么说?”,

“中国人是最亲密的朋友!”阿塔别克总是这样自豪地说。

(作者:陈辉)

网络编辑: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