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郑小瑛的最后一搏

“一个艺术家在人们心里留下一点什么东西,那就是她最珍贵的、最幸福的东西。”

责任编辑:邢人俨

郑小瑛出生于1929年,是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也是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她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后应邀创办厦门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巴因有一天忽然提议,让郑小瑛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一场《托斯卡》:“你应该有一样东西,回去向你的祖国汇报。”郑小瑛回忆,“他问我敢不敢上,我说当然得上了。”

“乐队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了。我只能够干喊,所以还不死心。”

“一个艺术家在人们心里留下一点什么东西,那就是她最珍贵的、最幸福的东西。”

饭桌上摆着一杯冷牛奶、一颗放了几天的煮鸡蛋,这是早餐的全部。早晨八点,郑小瑛把盒装可可兑进牛奶里,抱怨人们送来的礼物太多,有些并不适合老人,只能尽力吃掉。电视台曾来采访养生之道,她如实作答:喝凉水、吃剩菜、高盐高糖重口味。

2018年秋天开始,一个新任务提上了她的日程:开设指挥班,给中小学音乐老师上课。由于担心迟到,郑小瑛加紧吃饭,结果不小心呛到了。老伴赶紧为她拍背,送她出门,郑小瑛咳嗽着解释,年纪大,喉咙不灵敏了,恨恨地说:“老了很讨厌的!”

一家企业曾邀请她去西安,为客户和员工早晚各指挥一场,每场两个多小时。今年是第二次来邀约,郑小瑛请求:“分两天好不好啊?我又老了一岁了。”对方说到节约成本的苦衷,她又答应了。

身为新中国首位女指挥家的郑小瑛已年近九旬,仍频繁应邀在国内外各地演出。

曾有自称全国级别的指挥比赛邀请她做顾问,她看评委名单都非业内一流,建议改名为“某某杯”比赛,以显得更客观。主办方的回复把她气坏了——“您老了,还是一边歇着吧。”

采访期间,邻居开车载着她去海对岸的厦门工学院——指挥课就开在这所民办学校里。学生从沈阳、威海、南昌等地远道而来,为照顾他们的行程,每个人只需两周出席一次,听半日课,这意味着,同样的内容,郑小瑛要重复讲四次——每周日早上9点到傍晚5点,中午她会睡一会儿。

“哦吼吼吼!什么调,亲爱的?”当天课程进行到下午,钢琴伴奏女孩困得有些走神,郑小瑛拍手提醒。

刚开课时,她对大家讲,“这是我的最后一搏,也是关门一课。”郑小瑛上一次“最后一搏”是在五年前,她离开一手创办的厦门爱乐乐团,并以歌剧《岳飞》作为告别演出。事前她也用豪言嘱咐作曲黄安伦——“人生最后一搏”、否则“死不瞑目”,黄安伦都会捂她的嘴。

南方周末记者首次到访时,郑小瑛根据提纲准备了讲稿。事前,她担心采访内容太多,特地提醒:“请注意,我是个分秒必争的讲究效率的指挥啊!”

这些年来,郑小瑛不断出走:从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退下来后,到了厦门;十多年后,又从厦门爱乐无奈离开。“在体制内我做不成的事,我只要一离开它我就慢慢做成,我现在有这个自由,就可以离开。”

现在,她没有固定合作的乐团,总在琢磨,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她仍有许多未竟的宏愿:若是手上有个歌剧院或是任何音乐团体,一定豁出去老命也要做。

——“但是现在我没有了,乐队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了。我只能够干喊,所以还不死心。”

1955年,苏联专家杜马舍夫来华开设为期一年半的指挥班,这成为中国培养合唱专业指挥的起步,郑小瑛是班里唯一的女生。图为1956年7月合唱指挥班结业,郑小瑛代表全班向杜马舍夫致谢。(受访者供图/图)

我想我算什么?我就算个老师

指挥班一共20个学生,尽管需要面试筛选,但由于开班时宣传效果一般,报名才28人,可选择的范围并不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大学副教授,也有连识五线谱都困难的人。

这与郑小瑛曾经教过的学生大相径庭,后者大都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音乐家,常挂在她嘴边的有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吴灵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国家大剧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艺术总监吕嘉。从1956年参与指挥系建系开始,郑小瑛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数十年。

现在,她要给业余学生上课,从零教起。原本她要求背谱,但头一节课就发现,很多学生做不到,只好不再硬性要求。指挥班的同学们也已认识到“学生”和“学员”的区别,吴灵芬们是郑老师的学生,他们则是学员。

郑小瑛的授课风格颇为温和。听说学员一见她就紧张,她会努力缓和气氛,背过身去:“那我走咯。”最严厉的指责是“怎么可以啊”。当学生怎么也学不会、反复提醒仍然出错时,她也会想不通,“怎么可以啊?”“为什么啊?”

她唯一一次动怒,是因为一个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练习——她可以忍受学得慢,但不喜欢学生不用功。全班吓得大气不敢出,他们并非怕她生气,而是担心她气坏身子。发完火,郑小瑛有点后悔,“不过还好,他不记仇,还来跟我说话。”

意大利朋友萨碧娜来旁听了一堂课,委婉地建议: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大概想表达汉语里的“因材施教”。郑小瑛说,“哎,我都急死了啊!”

尽管已享有世界声誉,但郑小瑛仍然看重“老师”的身份,“我后来给自己定位,我想我算什么?我就算个老师。”

但她一直不愿私下开班教授打拍子课,怕误导人家以为手上功夫就等于指挥。“指挥的主要功力在脑子里,在他的听觉、他对作品的理解里,而不只是这个。”郑小瑛摆弄双手示意,“这个(手)只是‘终端’,只是最后的一点。”

直到近些年,她接触了不少业余合唱团,大家出于爱好走到一起,不计报酬,“这个倒是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2010年,世界合唱比赛在绍兴举行,临近结束时有个全体大合唱的环节,邀请各团指派代表参加,以体现世界大同。担任中方艺术总监的郑小瑛却得知,这个环节没有邀请中国团,而且早有先例。她向组委会抗议,得到的解释让她一下噎住:“你们的人会看五线谱吗?”

吴灵芬告诉她,多年来,中国的音乐基础教材以简谱为主,很多孩子确实不会看五线谱。这对师生痛心疾首,“太丢人了,一个普世都会的东西,中国人不会。”

考虑再三,郑小瑛决定“亡羊补牢”,至少教他们懂得规范,孩子们会受益。学员中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学女老师,郑小瑛认为她起步太晚,但考虑到“她还想学,手上也有合唱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