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宫戏很亲切,谈鲁迅反而很遥远?一堂课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我开这门课,原始的想法就是要把复旦大学的围墙‘拆掉’。”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陈思和(右)、李辉与巴金在一起。陈思和与李辉是复旦中文系77级同班同学,两人共同完成了《巴金论稿》。(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我开这门课,原始的想法就是要把复旦大学的围墙‘拆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

2018年12月,陈思和策划的音频节目《中国文学大师课》上线,主讲团队以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者为主,同时请到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余华和苏童等著名作家参与录制。如此阵容的文学课,在高校内外都是首次出现。

陈思和与这些作家相识几十年,自1980年代开始“长期跟踪”他们的创作。2012年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陈思和是除莫言家属、翻译和工作人员之外,唯一受莫言邀请参加全部活动的评论家。

请作家上课始于1986年。当时陈思和是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他给1986届本科生开了一门“新时期文学专题研究”。课程分为三单元,作家座谈、学生讨论和他授课各占三分之一。座谈作家包括王安忆、高晓声、吴亮等,边聊边录音。“大多是青年作家、评论家,我这一代人。”满头白发的陈思和笑着回忆,“但那时候录音功能不好,有的没录下来,或者录坏了。”

陈思和根据部分课堂录音,整理出版了小书《夏天的审美触角》,作为这届学生的毕业纪念。他在编后记写道:“中文系学生决非单纯的接受者,他们正是这个与他们同步成长,共同探索的新时期文学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这些学生中,郜元宝、王宏图和严锋后来留校任教,如今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名教授。

1990年代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陈思和编写教材,面向全国电大学生。教材是录像形式,常见做法是老师坐在摄影棚讲课。陈思和又提议让作家本人参与授课,比如讲陆文夫的小说《井》,陈思和自己讲解一段,再播放同名改编电影的片段,最后请作家亲自讲一段。

“当时多媒体还不发达,边远地区学校的大量学生可能一辈子没机会听到作家的声音,看到作家的形象。”陈思和希望把这样的教材播放到边远地区,“课是活的、立体的,边远地区的老师就给学生看这个,看完以后他辅导就可以。”

当时的中央电大教材评委洪子诚、谢冕都支持陈思和的设想,但资金一直无法落实。预算一百多万,相当于现在的大约几千万,没有部门愿意出钱。陈思和启动好几次,有一次剧本都开始编写,也找到导演,最后不了了之,“看着那些作家一个一个的去世了”。

2018年底的新课程算是陈思和的多年夙愿。“我始终是这个脑子。”陈思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把复旦大学的学术声音放到社会上,让一些没有机会进复旦校园的听众来听。”

张爱玲手稿。(南瓜视业供图/图)

“蓄意篡改”张爱玲

给大众讲文学课,复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最初是排斥的,“吃力不讨好”。但他最终还是加入,甚至承担了最多的课程。

郜元宝意识到,从2001年《百家讲坛》开播至今,从电视到网络,唱主角的是传统文化。“那是我们几千年的旧传统。但是‘五四’以来的新传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新平台上没有一席之地?”郜元宝向南方周末记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