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聘期制改革 转编评审淘汰率超九成 ——打破高校“铁饭碗”之后

2018年12月,一则关于“武汉大学首个聘期结束,淘汰率达97%”的消息传出,武大人事部不得不公布具体数据作为回应。

责任编辑:吴筱羽 实习生 曾栎萤

高校教师聘用制改革,是2000年以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高校教师聘用制,又称聘期制、聘任制。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聘用制推向实践,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

2018年12月,一则关于“武汉大学首个聘期结束,淘汰率达97%”的消息传出,武大人事部不得不公布具体数据作为回应。尽管与前述传闻数字出入较大,但淘汰率仍超九成。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其中涉及的教师、评审、武大人事部和专家,试图梳理其中的改革逻辑和争议原因。

从高考考上武大至今,18个年头过去了,本打算“一直在武大干下去”的何宏伟,最近一直自嘲为“临时工”。

武大是何宏伟的母校,他在这里从本科念到博士,之后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母校任教。任教3年后,又不得不离开。

何宏伟是武大首批聘期制教师之一。2015年初,武汉大学启动一系列人事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新进教师聘期制,对新招聘的教师采取合约聘用管理,要求在聘期内晋升为副教授才能转入固定事业编制,否则终止合约,不再续聘。

这项改革被称为“非升即走”,打破了高校教职的“铁饭碗”。类似改革举措自上世纪在清华大学发端,逐步被多家高校效仿。而这一制度也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争议和自我修正。

2018年9月,武大有69位聘期制教师首个聘期结束,校方统一组织了转编评审,42人仅有4人过关。

未能通过评审的教师面临尴尬,他们指责校方未信守契约,“如果一开始就告知有这么高的淘汰率,也不敢来”。

高淘汰率背后,是校方希望短期内提高人才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诉求。

主导这项改革的武汉大学人事部则表示,此举是为“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人事部副部长边金鸾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国家对高校的要求和定位越来越高了,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的目标要和我们的定位相匹配”。

转编评审淘汰率超九成

对彼时刚回国的何宏伟来说,“非升即走”并不陌生,美国高校早已普遍采用这一制度,当时的他认为自己“没问题”。

武大此项制度设计起于2015年,当年3月,武大宣布实行聘期制教师制度,按照“3年+3年”两个聘期的合约聘用新进教师。

文件规定,聘期制教师的首个聘期纳入博士后管理,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薪酬待遇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费由学校承担;首个聘期未能转入事业编制的,可继续做第二站博士后,也可以自聘教师方式,签订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薪酬待遇标准由学院制定,学校给予一定补贴。

在这份文件中,武大这样表明改革初衷:“通过聘期制建设,扩大教师选聘范围,吸引并培养优秀人才,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推动新选聘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提高优秀成果产出率;建立一套‘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晋升、流转机制。”

武大并非聘期制的先行者。“改革往往是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