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非升即走”:要科研,不要教学?

2014年,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后期限。学校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五十多封、四万余字请愿书,他们称方艳华“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希望校方留下这位“好老师”。

责任编辑:吴筱羽 实习生 曾栎萤

“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2014年,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后期限。学校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五十多封、四万余字请愿书,他们称方艳华“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希望校方留下这位“好老师”。

越来越多的高校新进教师都要面临“非升即走”的考验。

这一起源于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1994年前后由清华大学率先在部分院系试点。此后,不少高校陆续启动类似改革。

2015年宣布聘期制改革的武汉大学起步算晚,制度实施之初,武大主要对标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

施行该制度的高校普遍采用了“3年+3年”两个聘期的做法。规定在聘期内晋升为副教授者,便可以转为固定编制,首个三年没有通过的可续聘三年,还是无法升任副教授的将予以解聘。

近期武汉大学的聘期制风波再次将“非升即走”推到风口浪尖。实际上,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长期争议不断。

“动真格”曾困难重重

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动真格。

厦门大学副教授丁煜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非升即走”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退出机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解聘合同到期后没升的教师困难重重,试点高校普遍存在走不动的问题。

“在之前,真正实行‘非升即走’的学校其实不多,很多学校嘴上说要改革,但最后绝大多数人都留下了,真正摊牌赶人的很少。”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