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疯抢债券基金,2万亿里藏了什么风险

2018年11月,债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这是基金史上的第一次。

责任编辑:冯叶

2015年3月12日,位于长沙榔梨的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员工聚集。(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2018年11月,债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这是基金史上的第一次。

大多数散户都只关心基金产品的收益,而不会知道资金究竟投向了哪。

即便是看起来相对保险的债券基金,也有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曾经高大上的债券投资正变得相当亲民。

只要动动手指,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理财,就能看到各式债券基金,大部分10元起投。支付宝的基金推荐里,“稳健债基”甚至被设成了重点推荐专题。

与证券市场散户比例较高不同,中国的债券市场一直都是由机构投资者主导,95%的交易在银行间进行。个人投资者除了到各大银行柜台自行购买国债以外,基本都是通过债券基金的方式才能间接参与到债券市场中。

不过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的个人投资者可购买地方债被普及至全国,从2018年11月起,只要年收入不低于50万、名下金融资产不少于300万,且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交易的合格投资者即可在银行柜台直接购买。

个人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了债券基金。中基协发布的公募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债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这是基金史上的第一次。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8年股市低迷,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对债券基金的需求增强。互联网理财平台的便捷,也加速了散户资金流入债券市场。

债基完胜股基

“我们班里至少十个人都在支付宝上买基金。”王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王欣就读于广州一所大学,是外语系的大四学生,她表示,支付宝、财付通等平台让同学们很早学会了理财。

2018年6月,王欣开始在支付宝上购入理财产品。此前,她对金融理财一窍不通,因为身边的同学都说债券最保险,加之支付宝基金页面上对于债券基金的推荐最多,她就选择了广发银行销售的一款纯债基金,第一笔投入了100元。

购买流程很简单。只要点击基金页面上的买入,回答五个很笼统的个人问题,就直接跳到了交易页面上,输入要购买的金额和交易密码即可完成。

但是关于这款债券基金具体投向哪些债券,王欣在支付宝的页面上无法查询,只有一个基金经理的名字和相关介绍,也无法和对方直接交流。

对于王欣这样的用户而言,理财就像抢微信红包,一点蝇头小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