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狗肉-海狗油-海狗鞭-小海豹,目标在变,威胁却不只盗猎

斑海豹在中国面临的威胁除了盗猎,还有栖息地的快速减少,沿海剧烈的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以及全球变暖。

责任编辑:汪韬

(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7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盗猎不断,海水变暖,家园减少 营救斑海豹》)

捕小海豹“不需要什么武器,只要带一个网兜”。

海狗肉-海狗油-海狗鞭-小海豹,猎人的目标一直在更迭。

斑海豹在中国面临的威胁除了盗猎,还有栖息地的快速减少,沿海剧烈的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以及全球变暖。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盗猎后被救助的野生的小斑海豹,被盗猎时它还没有脱毛,现在已经“断奶”脱毛了。(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图)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里的这只野生小斑海豹并没有名字,“1号”是南方周末记者给它起的代号。

它本就不需要有名字。理想状态下,它最好不与人类产生任何接触。一个月前,胖墩墩的小不点儿“1号”,还在和煦的冬日阳光下等待母亲的喂食。如果顺利长大,它会洄游到北太平洋和北冰洋,再返回辽东湾这片斑海豹最南端的故土繁育后代,生生不息。

2019年1月中旬,一场盗猎打破了这一切。

和其余99只被盗走的斑海豹幼崽一样,“1号”被关在了一个远离海洋的废弃窝棚里,光线昏暗、拥挤不堪。100只斑海豹幼崽,这相当于辽东湾斑海豹全年繁殖量的一半以上。

事后,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窝棚外是一个养鹅场,鹅的大嗓门几乎将小海豹细小的呼喊声彻底掩盖。

2019年2月11日,大连警方接到举报,营救了这批斑海豹幼崽。令人沮丧的是,关押窝棚期间,29只小海豹已相继死去。

三个半小时后,幸存的小斑海豹被送抵大连的3家救治机构。从这一天起,它们必须脱离母亲的关怀与教导,在人类帮助下成长,等待重回大海的那一天。

海狗肉-海狗油-海狗鞭-小海豹

2019年3月4日,当南方周末记者见到“1号”时,它正瞪着圆圆的大眼睛,欢实地扑腾着,向记者凑近,直到碰到水池边的玻璃才罢休。显然,它对人类仍无戒心。

在水池的平台上,“1号”只能用腰腹的力量匍匐前进,两只短小的前鳍抬起又放下,憨态可掬。“噔,噔”,退化了的两只后鳍像一面扇子拍打地面,提供前进的助力。但一进入水中,“1号”纺锤形的身体能像鱼雷般“射出”。

“在海洋里,海豹很难被人类逮住,所以盗猎只会发生在1-3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