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寻路出山

在贵州开车,最大的感受是盘山路之多。

责任编辑:杨嘉敏

气势如虹的坝陵河大桥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高原重丘区,是沪瑞国道主干线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视觉中国/图)

绕盘山路到石门坎

在贵州开车,最大的感受是盘山路之多。

我从威宁出发,前往140公里之外的石门坎。那里位于贵州西北部、靠近云南昭通的乌蒙山区腹地,山路如同盘旋的几何图案。石门坎地区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时常大雾阴雨,加之沟壑纵横,自古就是难以抵达的边地。即便到了汽车时代,石门坎依然处在贵州公路网的末梢,没有高速公路连通。

在峰回路转的盘山路上,我足足行驶了5个多小时。当最终到达石门坎时,我感到自己闯入了另一个世界。难以想象,100多年前,这片大山深处的苗乡是整个西南山区苗族的文化中心。据说,当时来自外国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石门坎”,就可以顺利寄到这里——这一切都与基督教的传教士有关。

如今,白色的石门坎福音堂仍然矗立在山间湿润的空气中,有一种英国乡村教堂的古朴。沿着教堂旁的石阶,我爬上一座小山。在这里,埋葬着英国牧师柏格理和高志华的棺木。

1904年,柏格理沿着崎岖的盘山小路,来到石门坎,开启了改造石门坎的历程。他建造教堂,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他兴办新式学校,创办了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和威宁县第一所中学,还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的第一位博士;他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的先河;他还创建了乌蒙山区的第一所西式医院,使石门坎成为乌蒙山区最先接种牛痘疫苗,控制住天花流行的地方。1915年,柏格理因护理伤寒的学生,染病去世。出殡那天,1500多人为其送葬。许多苗民守灵数日,不愿离开。

难以抵达的石门坎,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那天,在柏格理的墓前,我看到一个苗族小伙儿正放下一把鲜花。他指着脚下的盘山路告诉我,这条路会一直延续到石门坎下面的村寨。

在我们交谈时,山谷中隐约传来推土机的声音。

“中水镇到石门坎的高等级公路要开工了,”小伙子说。

我很高兴,作为贵州最难抵达的地区,石门坎的路途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