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叩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 ——台湾“观光教父”严长寿的教育观察

“可是老师要先改变才行,但老师是从师范体系教出来的,老师的老师还没改变,他们只有那一套。所以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个大问题。改变老师,要从老师的老师开始。”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2013年,台东均一小学的夏季庆典上,扮演太阳王的严长寿与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一起。(台湾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21日《南方周末》)

“可是老师要先改变才行,但老师是从师范体系教出来的,老师的老师还没改变,他们只有那一套。所以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个大问题。改变老师,要从老师的老师开始。”

严长寿进入饭店观光业四十年了,是台湾民众眼中的“观光教父”。如今,他在经济凋敝的台东地区办起了中小学,他此前从未做过教育。

2009年,严长寿的右肾检查出肿瘤。他因医生嘱咐“慢下来”而苦恼:“如果要把十件事减少到一件事,我要做什么?”

同年,台风“莫拉克”侵袭台湾,造成五十年里伤亡最惨重的水灾。严长寿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花莲台东地区帮助重建,从此在台东扎根。2009年12月,他创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找到了要集中精力做的那“一件事”——协助花东乡民改善生活环境。

花东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当地人才严重外流。严长寿逐渐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教育。当地聚居的少数民族不擅长升学考试,缺乏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许多年轻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离乡去台北等大城市谋生。

只有办学校,补充适合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才能结构性地扭转现状。当时,星云法师在台东经营均一中小学,听说严长寿的想法后,将这所私立“贵族学校”无条件转交。学校从此具备了公益性质,生源有三分之一来自低收入户或隔代教养的家庭,享受全额补助。

2011年接手时,严长寿撰写一册《教育应该不一样》,详细分析台湾升学考试体制的弊病,并提出若干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八年来,他在台东办中小学,与当地职业学校和外界高校接轨;也开办阿美人母语幼儿园,恢复少数民族文化。学校还根据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特质,开设绿能建筑、当代艺术和国际餐旅等课程。他相信,这些技能会成为孩子们未来生活的优势所在。

年届古稀的严长寿,现在每天早晚坚持锻炼。“我的动力不是让自己活得更久,我希望可以多陪这些小孩子。”2019年1月,严长寿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已经拿掉一个肾了,所以对生死不会太担心,只是希望既然做了,承担这么多的社会期待,就能够尽量做一点事。”

“把一流的老师送到最偏僻的地方去”

南方周末:你在《教育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