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亡将士遗骸发掘”搁浅,朝韩公共外交遇“寒流”?

即使在最寒冷的冰封期,朝韩双方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民间交往,促使双方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对官方外交起着缓和与促进作用。

发自:韩国首尔

责任编辑:于冬

即使在最寒冷的冰封期,朝韩双方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民间交往,促使双方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对官方外交起着缓和与促进作用。

韩国和朝鲜之间的非军事区。 (视觉中国/图)

清明节前夕,朝韩公共外交再度搁浅。韩联社近日发布消息,“阵亡将士遗骸发掘”项目因为“朝方态度消极而恐难如期落实”。

根据此前达成的《9·19军事协议》,朝韩两国定于2019年4月1日启动“阵亡将士遗骸发掘”项目。

最近,韩国政府已单方面开展“阵亡军人遗骸”项目的挖掘工作,并在朝韩非军事区军事分界线以南地区单独进行新一轮扫雷作业。

意外搁浅或与河内“金特会”有关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不仅将朝鲜半岛三千里河山变为焦土,也将一族同胞分割开来。签订停战协议后,一道军事分界线仍阻隔着双方的交流。

战争导致参战各方百万人丧生。按照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1976年出版的《韩国战争史》统计,韩国军队至少有98万人丧生,不少阵亡者仍长眠在朝鲜境内。

“今后,韩国政府将为遗骸发掘尽最大努力,直至最后一名牺牲者重回祖国。”韩国国防部次官徐柱锡曾公开表示。

经过多轮接触和谈判,朝美韩三方在1996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