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爱巴黎圣母院

从建筑功能上说,哥特式教堂可以满足宗教和世俗的多种功用,它所服务的是人。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一座教堂,却是为人而建,供人使用,自然而然地,受人欢迎和亲近。换句话说,它是属于老百姓的建筑。

责任编辑:聂寒非

从建筑功能上说,哥特式教堂可以满足宗教和世俗的多种功用,它所服务的是人。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一座教堂,却是为人而建,供人使用,自然而然地,受人欢迎和亲近。换句话说,它是属于老百姓的建筑。

这是2019年3月23日拍摄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外景。 (新华社记者 张铖/图)

火,是一切伟大建筑的天敌。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攻克名城波斯波利斯。城中有波斯国王的宫殿,最著名的百柱大厅,装饰华丽,雕刻繁复,极尽人工。在一次宴饮中,名妓泰绮思乘着酒兴问亚历山大:过去波斯人曾把雅典卫城付之一炬,现在为了报复,敢不敢也把波斯国王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在歌舞声中,亚历山大第一个投出手中的火把,其他人紧随其后,精美的宫殿顿时化为灰烬。

至于壮观的雅典卫城,更是回禄屡次光顾的对象。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烧光了卫城上的所有建筑和植物,大火熄灭的第二天,人们发现从一株橄榄树的残留的树干上又萌发了新的嫩枝,其长度竟有半米之多。雅典人把它视为城市重生的预兆,后来伯里克利果然重修了卫城。其后卫城命运多舛,1687年威尼斯人前来争夺雅典,炮火击中了帕台农神庙里的火药库,炸毁了神庙的中部。这一次,雅典卫城彻底变成了废墟。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在失败前夕,12名公社社员冲进杜伊勒里宫,他们带着焦油、沥青和松节油,在一种狂热情绪的驱使下,在宫中四处纵火。虽然消防队员竭力扑救,大火还是燃烧了两天两夜,昔日法国皇宫几乎只剩下一具空壳。我们今天游览巴黎,从卢浮宫出来前往协和广场,中间必经的杜伊勒里花园,就是过去王宫的庭院。

1950年,日本国宝级古建金阁寺被僧徒林养贤纵火焚烧。这场大火,引起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关注。林养贤去世的同一年,他动笔撰写小说《金阁寺》,在他的笔下,灾难与毁灭,也能拥有一种悲壮的“美感”:“从那里传出了异样的声音,像是爆竹的声音,也像是无数的人的关节一齐响起的声音……从这里看不见金阁的形状。只见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焰火。树丛间飞舞着无数的火星,金阁上空就像撒满了金沙。”

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顶部塔楼被一场大火吞没。大火燃烧的时候,周围街道站满了围观的人群。在有的地方,人们唱起悲哀的歌曲,仿佛向大火中的圣母院告别。一百八十多年前,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假如我们有工夫一一观察这座古代教堂身上的各种创伤:“我们就可以看出,时间带给它的创伤,还不如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