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环保艺术:“人类在创造文明时,离自然却越来越远”

Miguel认为,人类在创造文明的时候,离自然却越来越远。文明被切割成非常具体的表达,如语言、知识、科学、文学……而艺术的作用恰恰在于把它们都串了起来。
纪录片《蜀山之王》中有一幕藏民采集松茸的场景,藏民扔掉了带有虫眼的松茸,这并非是因为担心松茸坏了,而是因为“它们已经是虫子的食物,我们不能享用”。
2012年菲律宾的一场洪灾让Francis看到遍地漂浮的垃圾,他决定做点设计,把trash(垃圾)和fashion(时尚)两个词合为“trashion”(垃圾时尚)。

发自:江苏昆山

责任编辑:何海宁

Miguel认为,人类在创造文明的时候,离自然却越来越远。文明被切割成非常具体的表达,如语言、知识、科学、文学……而艺术的作用恰恰在于把它们都串了起来。

纪录片《蜀山之王》中有一幕藏民采集松茸的场景,藏民扔掉了带有虫眼的松茸,这并非是因为担心松茸坏了,而是因为“它们已经是虫子的食物,我们不能享用”。

2012年菲律宾的一场洪灾让Francis看到遍地漂浮的垃圾,他决定做点设计,把trash(垃圾)和fashion(时尚)两个词合为“trashion”(垃圾时尚)。

环保艺术家孔宁身着约100斤的蓝色裙子,4米长的大裙摆上,缝满了600条带着伤口的鱼模型。 (昆山杜克大学供图/图)

00后王潇楠在昆山杜克大学读大一,她最近有两次触及内心的震动。一次是在2019年4月12日晚上,伴随着萨克斯的忧伤曲调,环保艺术家孔宁缓缓走过她的面前。

孔宁身着约100斤的蓝色裙子,4米长的大裙摆上,缝满了600条带着伤口的鱼模型。几个同学跟在她的身后,穿着蓝色雨衣,捕鱼网兜遮住了脸,身上也挂满了塑料垃圾。

“噔,一下就触及内心了。”5个月前,王潇楠的这个感觉也出现过一次。2018年底,社团一次内部讨论时,来自新西兰的同学提出要关注塑料的使用。从网上看了一些海洋生物吞食塑料的视频后,王潇楠产生了极大的愧疚感和使命感。“这么多年,我习惯了使用塑料,这到底威胁了多少海洋生物。”

2019年4月11-14日,首届水乡环保艺术节在昆山举办。艺术节总策划、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Miguel Rojas-Sotelo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对喊口号已经麻木时,行为艺术和电影带来的触动,就像小时候奶奶说的那些精灵鬼怪的睡前故事,可以让我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