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黄金年代的译制片配音演员

“好声音本身也是一种内容。”配音是“魂的再塑”……一茬一茬的人也在被“经典”这个载体记录下来,像仓廪堆谷粒或杯中盛水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杨静茹

“好声音本身也是一种内容。”配音是“魂的再塑”……一茬一茬的人也在被“经典”这个载体记录下来,像仓廪堆谷粒或杯中盛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9期)

曹雷(左)和刘风 图 / 罗俊

无论什么领域,体验过黄金年代的人和别人不同的是,有一种骄傲、遗憾和困顿带来的复杂情绪。

促狭鬼

“所以你说‘促狭鬼’要怎么念。”一位灰白头发的老人从公寓楼里走出来,穿了一件牛仔外套和深色灯芯绒裤子。上海连日多雨,旁边的高个年轻人给她撑着伞。“要是念‘cokaju’(音,江南方言),北方人听不懂;要是念‘促狭鬼’(普通话),没人听得懂,南方人也不懂,北方人也不懂。”

“是得查查这个到底怎么念。”年轻人应她。他们几步走到一辆黑色车子旁,收了伞上车。

老人叫曹雷,是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的配音演员。如果听声音,她是《茜茜公主》中的苏菲皇太后、《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米兰达、《苍穹之昂》的慈禧,也是2010版《红楼梦》中的贾母。

“女王专业户。”年轻人打趣,他叫刘风,上译厂副厂长,一张圆脸看起来总是充满着热情。

1950年以来,译制厂将外语片翻译、配音、混录然后放送,那些电影构成了国人对外国的想象,“人们就像是突然从一个封闭的黑屋中窥见了从窗外投射进来的一派春光。”70年代,得益于政治内参片的需要,和一位“集艺术管理、翻译、导演三大核心能力于一身”的厂长陈叙一的带领,上译厂很快集结起第一代演员,并开启黄金时代。

上译厂在那时候摸索并保存下一套译制片的制作流程。当翻译拿来翻译好的文本后,需要根据画面进行初对,电影画面播放的同时至少有导演、演员、翻译和口型员在场,其中口型员很关键,他们的作用是根据原片演员口型数出一句话中能放多少中文字进去,演员必须经过数口型的训练。文本的初对会花去一个星期的时间,然后所有演员被叫到一个棚里录音,经过鉴定、补戏,最后合成:一个月后,一部译制片便出炉了。

忙的时候大家没日没夜干活,一边吃饭手指还在敲着桌子数口型,晚上洗脚时因为想台词忘了脱袜子。有时候在闷热的夏天录群戏,要挤过汗涔涔甚至光膀子的人群努力到收音筒前面去,但所有人都乐此不疲,并且在许多年后依旧怀念。

一周后我去拜访上译厂前任厂长乔榛。1975年,他进入上译厂,三年后他参与配音的《尼罗河惨案》正是黄金时代孑遗——上译厂的老牌配音演员大多出演,“生旦净末丑齐全”。“当年,我们以此为荣的。我们能从事这样一个事业,觉得踏入了一个圣殿,从事艺术创造,所以我们诚惶诚恐。”乔榛的左半边十年前已经瘫痪,走路时要借助一根一米长的金属拐杖。

刘风的车子开到城市北郊高架旁一片工业园改造的文创产业园,里面有一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