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之外,文明之内

在筷子走向西方的同时,刀叉也在走向东亚。今天的中国人,要重建我们渴慕已久也失落已久的文化自信,除了重新学得文明有礼,别无他途。

责任编辑:刘小磊

《筷子:饮食与文化》,[美]王晴佳著,汪精玲译,北京三联,2019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5月9日《南方周末》)

因为“专业”治史的缘故,常被“圈外人”请教历史问题,可是惭愧得很,多半我都答不出,特别是孩子的提问,更是十九令我结舌。善解人意的家长看到我的囧状,往往出面解围,批评孩子所关心的都是琐屑之物,而“历史学家是研究大事的”,答不上来,不只理所当然,而且根本就是“高端”的标志。我虽然不怎么赞同“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话,心里却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学艺不精,不能文过遂非。但家长们的话也并非完全不在点子上——很多在学院外的人看来极有意思的话题,在许多专业学者的眼中,的确就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这却未必正确。学院派的史学研究当然不是非得符合大众期待才叫好,但普通人对某些问题发生兴致,多半因为和他们的日常相关。学者在满足自家好奇心的同时,也有满足别人好奇心的义务;反过来,正视自己知识盲区所在,亦有助于专家自我排查脑中潜伏的偏见。这工作是互惠的。当然,这里的挑战在于,既是“专业人士”,就不能只讲几个段子了事,在奇闻异事之外,总结出几分道理,告诉读者“何以如此”,那才对得起这份职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个学者研究的主题而判断其著作是否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和研究出了什么才更重要。

王晴佳教授的新书《筷子:饮食与文化》就是一本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佳作。在打开书页之前,大概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每天都用到的筷子,原只是一种烹饪工具,在餐桌上扮演的是辅助角色,排名在勺子之后;东周晚期,筷子逐渐完成向进食工具的转变;汉代以后,它在餐桌上被用得越来越频繁;到了宋代,北方地区已有很多人将其作为唯一的取食工具;但直到14世纪,才形成筷子一统天下的格局。17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