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成本正常化,是起点不是终点

中国制造遭遇全面成本上升,意味着成本正常化的过程已在中国开始。这一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能因为担心通货膨胀而放弃价格改革,价格改革永远没有最佳时机。

责任编辑:夏英 余力

——专访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

中国制造遭遇全面成本上升,意味着成本正常化的过程已在中国开始。这一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能因为担心通货膨胀而放弃价格改革,价格改革永远没有最佳时机。

中国经济似乎笼罩在成本上升的阴云中,在经济活跃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成千上万家企业迁移、减产、停产以至关门。中国之外,贸易商们正挣扎于从未遭遇过的“中国制造”提价潮中,而投资者则热烈地谈论:由于成本上升,中国是否正在失去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如西谚云,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悲观者看到其半空,而乐观者则看到半满。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就是这样一位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的成本正常化过程,对中国经济而言,这远非噩耗,实是经济成功转型的应有之义。

就这一论断,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专访了沈明高博士。

为何要素价格长期被低估
南方周末:望文生义,成本正常化意味着原有的成本体系不正常,您所认为的不正常怎么定义?

沈明高:在中国,主要的投入品的价格都是扭曲和低估的。这包括劳动力、土地、大宗商品、资金成本、环境成本和其他成本。

以能源为例,2002年到2006年,世界能源价格以每年29%的速度上涨,而在此期间中国能源价格上涨的速度只有9%。劳动力、土地、环境成本的低估同样显而易见。

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投入品价格的扭曲和低估使中国制造业节约了约3.83万亿成本,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5.5%,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和的两倍。

其中劳动力成本大约低估2000亿元,土地成本低估1500亿元,大宗商品成本低估16000亿元,环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