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77级 难以复制的一代传奇

从42年前的社会剪影,管窥恢复高考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发自:北京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86期)

2019高考已经结束,在考生等待分数出炉、谋划如何填报志愿的时间里,我们推送这篇首发于本刊2007年《高考三十年》封面专题里的文章,从42年前的社会剪影,管窥恢复高考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1977级北大文学、新闻两个专业的学生当时在校园出尽风头,“文学专业都是作家、诗人,飞扬跋扈,走出来脸都朝天看。新闻专业每个人都整得像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记者。”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978年春,18岁的北京姑娘查建英推着自行车站在北大南门外,望着校门上“北京大学”4个字愣了愣神儿。

“特想掐自己一下。”回忆起29年前的那一天,查建英爽朗地笑出了声儿,“感觉自己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怎么第二天就成大学生了,还是北大!”

29岁的杨迎明没有她这么好的心情,锁上家门的时候,他甚至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恼。

恢复高考前,他已经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两年,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女儿。

“高考只是试一试,没想到真考上了,通知书下来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生活的惯性一下子被打破了。”

身材高大的他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32号宿舍楼,发现自己所在的班级绝大多数都是北京人,大家很快熟络起来。

葛兆光一觉醒来,就先听到了走廊里咋咋呼呼的北京话。

他坐在床上发了一会呆,定睛看了一眼周遭,谁也不认识。

他是前一天晚上从北京站被学校直接拉到32号楼的。

一个人从贵州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咣啷咣啷的火车上,老母亲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的样子总在眼前浮现。

如今,自己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将要改变命运的地方。

“但是未来究竟会怎样,在哪里,那时候并不清楚。”

在北大读书期间的查建英 图 / 受访者提供

高考

他们的入学档案上都写着北京大学中文系77级,但分属于3个不同专业,查建英是文学专业,杨迎明是新闻专业,葛兆光则是古典文献专业。

1977年冬,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全国共有570万考生参加冬季高考,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报考了文科,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这些考生心中的太阳。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是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对于查建英他们这些考生来说,那一年他们的确是在“战斗”。

查建英在京郊中阿人民友好公社下辛堡村二队插队,“晒得特别黑,完全像村里人一样了”,农忙的时候,天不亮就起来,在地里一直干到什么都看不见才收工。

“胶鞋被镰刀砍破了好几次,机械劳动,人都木了,脚趾头割破了都意识不到。

”最累的时候,她连续几个月不来例假。

葛兆光“战斗”在贵州,在一个小县城的供销社当工人,常常下乡跑收购。

1977年秋天,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直到忙完秋收采购,从乡下回到县城,才得到确认,“真的要恢复高考了!”

他60年代初跟随父母从外贸部下放到贵州,“一家人的生活境况很差。

那个年代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憧憬”,恢复高考,像是晦暗人生里照进一道光。

“也没敢抱太大希望,我只念完了初中,差得太多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十几岁的查建英只想念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就想当作家,3个志愿,我都填跟这个职业相关的。

”于是她填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葛兆光时年27岁,明白人生可能已没有太多机会,“数理化完全补不上来,只能学文科,能上北大中文系当然最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