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泄密,不准“买粉”,不准强求点赞

未开设领导信息栏的要被扣2分,而领导姓名、简历等信息缺失或不准确的,每发现一处就要被扣1分。

湖南浏阳市网信办在此次关停前摸底普查的四百多个公号中,竟搜索到了一百多个“僵尸号”。

广东省规定,省直部门和市直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开设政务新媒体,县级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原则上不单独开设政务新媒体。

责任编辑:钱昊平 何海宁

2019年5月28日,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会场,5G时代的政务传播视听新媒体发展论坛正在举行。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13日《南方周末》)

未开设领导信息栏的要被扣2分,而领导姓名、简历等信息缺失或不准确的,每发现一处就要被扣1分。

湖南浏阳市网信办在此次关停前摸底普查的四百多个公号中,竟搜索到了一百多个“僵尸号”。

广东省规定,省直部门和市直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开设政务新媒体,县级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原则上不单独开设政务新媒体。

发出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的公告后,刘洋长叹了一口气。2019年6月5日下午6点,他终于又可以准点下班。

刘洋是江苏溧阳(县级市)某乡镇党建办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之外,还负责运营镇政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经常要加班。不过自5月中旬,他接到一则上级通知后,告别加班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通知要求在6月份关停微信公众号。

几乎是在同时,江苏各县直部门和乡镇都接到了类似的要求,之后它们关停了大批政务新媒体号,海安市公安局几天之内就关闭整合了旗下二十多个微博账号。

在江苏大量关停基层政务新媒体之前,与其相邻的浙江已经关过一轮,4月中下旬,浙江长兴全县220多个镇级、村级政务公号陆续停运,停运数量占到全县微信公众号的80%。

接着,广东一些单位和部门也陆续关停政务公号。5月30日,深圳“宝安区土地规划监察局”等数十个政务公号发出停更公告,次日,“深圳户政”等政务公号宣布停运,6月5日,公号“福田政务”宣布停更。

各地要求关停的理由,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4月18日印发的两份文件:《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

文件对政务新媒体的监管指标进行了细化,连粉丝数和互动的频次都要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政务新媒体将被判为“不合格”。

对照考核要求,一批“僵尸号”主动关停,接着就是一阵“关停潮”涌向全国。

在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副主任、教授郑磊看来,此次“关停潮”也引发了对“政务新媒体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探讨。

最低浏览量为“1”

作为基层政务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广东连平县司法局的袁鸿祥得到风声更早一些,4月8日之后,他就停止了公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