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枯木竹石图》好在哪?

2018年11月底,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得价4.117亿人民币,轰动一时。

此画在艺术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苏东坡将历代重要树石图像,增减重组,并赋以拟人化的象征关系,使图像与图像之间,产生戏剧性的张力,把王维造理造境的文人画艺,推向新的高峰,切身实践了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美学主张。

责任编辑:朱又可

苏东坡〈枯木竹石图〉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13日《南方周末》)

2018年11月底,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得价4.117亿人民币,轰动一时。

此画在艺术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苏东坡将历代重要树石图像,增减重组,并赋以拟人化的象征关系,使图像与图像之间,产生戏剧性的张力,把王维造理造境的文人画艺,推向新的高峰,切身实践了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美学主张。

2018年11月底,香港佳士得拍卖北宋苏东坡(1037-1101)的《枯木竹石图》,得价4.117亿人民币,与2010年北京保利以4.36亿人民币拍出的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并驾齐驱,成为最昂贵的北宋书画,轰动一时,引起许多热议。

南宋费补之在《梁溪漫志》中就曾惊叹:“书与画皆一技耳,前辈多能之,特游戏其间……东坡所作《枯木竹石》,万金争售。”现在此画突然重现江湖,而且还是公开拍卖,当然要引起艺术界瞩目,好事家觊觎。

如果当今藏家了解到此画在艺术史、美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其最后落槌价,当不止此数。因为《枯木竹石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件流传有绪“诗画互辅”的“文人画”真迹,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次“美学典范”(aesthetic paradigm)转移的代表作品。

从“谢赫美学典范”到“顾吴美学典范”

让我们先从中国墨彩绘画美学典范的转移过程说起。六朝南齐谢赫(479-502)在《古画品录》中,率先以“气韵生动”为准,作为衡量“人物画品”高下的基础。不过,谢赫眼中的“气韵生动”,是以宗炳(375-443)在《山水画序》中所说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为主,因此便以“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为由,把名满天下主张以形“传神”“迁想妙得”的前辈大师顾恺之(345-406),贬列入第三品。所谓“除体精微”是指“整治安排形状体裁”也就是“造型”精微的意思;而“迹不逮意”,则是指顾画外表造型虽佳,然实质装饰细节不够丰富,眼高手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谢赫没有体会到顾画的长处,在以遒劲柔韧有力的“春蚕吐丝描”,刻画衣带的静止或飞动,配合面部微妙的表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与个性。顾恺之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所谓“气韵生动”应靠以形传神,刻画面部表情及衣纹线条来展现,过分详细的布料花样与器物描写,会喧宾夺主,干扰人物神情气韵的传达。

过了半个世纪,到了北周的姚最(536-603)写《续画品》时,对谢赫的画法与审美标准提出深切的反省:

点刷研精,意在切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事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连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

他批评谢赫所谓的“气韵生动”,只是以“纤弱”之笔,细描最新的流行服装花色与化妆发型,追求时尚而已,既不“生动”可赏,也无“壮雅”气质。

姚最《续画品》一书品画的范围,从人物画向山水画延伸,他精简宗炳的论画名句:“今张素绡以远应,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山水画序》)赞萧贲画云:“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肯定专工山水的画家地位。不过,此时的山水画,仍与人物尤其是圣贤人物关系密切,属于“叙事人物山水”。

姚最在美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在誉扬湘东殿下天纵英才时,所提出的“学穷性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