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 批评者与建设者

丘成桐的数学人生里,有文理互通的诗情画意,有人类文明的宏大视野。他熟读经典,出使西域的张骞、玄奘,某种程度上为他的志业雄心画下坐标系

责任编辑:周建平

丘成桐的数学人生里,有文理互通的诗情画意,有人类文明的宏大视野。他熟读经典,出使西域的张骞、玄奘,某种程度上为他的志业雄心画下坐标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7期)

图/本刊记者 梁辰

“他总希望带一批年轻人一起做事”

有句话流传甚广,“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肖杰告诉我,这就是丘先生的脾气,“他年轻时就是独自闯过来的,无论他到哪,他的无限能量使得他总是希望带一批年轻人一起做事。”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成立至今10年,这股能量始终在线。采访这两天,正是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的赛期。周日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半,70岁的丘成桐坐镇赛场。清华数学系,一间只容得下十几人的小教室里,他和所有评委一起“超长待机”,面试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年轻学子。

采访约在赛事期间见缝插针的短暂几分钟,全天近13个小时的考试,丘成桐间歇接受我的采访,始终气定神闲。

10年里,“大学生丘赛”优胜者已成为海外名校的名片。用丘成桐的话说,它或许以最小的力量推动了中国高等数学教育的变革。

“10年前,中国学生去到哈佛大学数学系考博士资格,第一年往往会不及格,当时国内一般大学的数学教育有名无实,教授课程不全面,现在由于大学生竞赛的促进,中国学生都能考很高分了,可以跟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媲美了。”

清华大学大二学生卜辰璟获得了本届大学生数学竞赛的个人全能奖,他说,“丘赛跟我以前参加的竞赛不一样,因为是面试,面试与笔试很不一样,笔试只要做对题就能得高分,而面试不但要求会做,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要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这是我这次参赛的最大收获。”

广义的“丘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途径和科学交流平台:从最初的“丘奖”即中学数学奖,已经拓展到今天包括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