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报警到打开围墙

“他们终于记住我了,开始接纳我了,不再报警了!这才是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始。”

“哪里都有冲突,无形的,有形的。不同利益的人群达成一种共识,才是营造的重要性。”

“还是要呼吁居民,用自己的主动性去提升自己的小区,否则居民永远在等待拆迁。”

责任编辑:汪韬 实习生 彭琪月

社区规划师和居民一起商议,如何给小区的围墙开门,让出行更便利。 (刘悦来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他们终于记住我了,开始接纳我了,不再报警了!这才是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始。”

“哪里都有冲突,无形的,有形的。不同利益的人群达成一种共识,才是营造的重要性。”

“还是要呼吁居民,用自己的主动性去提升自己的小区,否则居民永远在等待拆迁。”

作为社区里的“外来人”,何志森最感动的是,在广州越秀区农林街竹丝岗社区的第三年,一位居民在路上看到他时大声叫道:“何老师你又来啦!”

“他们终于记住我了,开始接纳我了,不再报警了!这才是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始。”何志森说。何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师和扉美术馆的馆长,两年前回国后发现,很多社区更新项目就像是“低端装修”的视觉美化工程——绿化、刷墙、铺路面、统一店牌等。甚至还招来怨气,比如绿化导致蚊子老鼠多了,新的地砖容易让老人家滑倒等等。

何志森决定带着学生在社区做一些不一样的“改造”。最近几年,类似的团队活跃于全国多个社区的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慢行网络、街角空间等,进行社区营造、城市微更新、社区改造、社区复兴……虽没有明确定义,这群人往往被叫做社区规划师。

2018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这意味着,大开发的城市建设将越来越少,城市进入存量规划的下半场。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指导意见,倡议居民参与进行环境更新,并明确各地级及以上城市要选择3-5个不同类型的城乡社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

政府大力推动,开发商蠢蠢欲动,但等待居民的响应还需要时间。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580弄小区开了一扇小铁门,开这个门的具体行动,是在居委会的协助下,居民自己商量的结果。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图)

“细小而琐碎”的改造

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主任黄瑞茂带学生在新北市淡水镇做了二十多年社区规划,他觉得这些项目虽然“都是细小而琐碎的”,但累积起来却成为体验不同风景的路径。

淡水是个有山坡的城市,最近黄瑞茂带着不同学科领域的同学调查街区中老人上街购物的行动,记录老人在坡地路径上所指出的不方便之处,然后在路径的边角上加一些栏杆与座椅。

为了给家长接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