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39年的古装剧退潮后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装剧至少还有十部,它们的制作完成时间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这些在古装剧热潮中诞生的大制作,如今因为收紧的播出指标而积压。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19年3月,浙江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景区内,游客正在参加麻将文化节比赛。明清宫苑部分建筑已改建成近代建筑,用来拍摄近现代剧。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装剧至少还有十部,它们的制作完成时间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这些在古装剧热潮中诞生的大制作,如今因为收紧的播出指标而积压。

“千万不要碰古装。”2019年6月,上海电视节期间,几个做电视剧发行的圈内人一致忠告金媛媛。金媛媛是《择天记》《芸汐传》《金玉良缘》等多部古装剧的编剧,入行十一年。

那几天,金媛媛所在的编剧群里,有人转发了最新的全国电视剧备案公示。2019年5月备案的65部电视剧,只有一部古代题材,占比1.54%,刷新了电视剧备案公示以来(注:始于2006年5月)的历史最低纪录。

此前的最低纪录是2011年12月创造的——两部古代题材,占比2.41%。但之后,《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等现象级古装剧播出,古装剧热潮持续多年。2016年5月备案公示的古代题材电视剧多达29部,占比27.1%,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古装热”达到顶点。

两年前,金媛媛身边的同行大部分还在写古装剧,尤其是改编男频网络小说IP。当时,大多数从业者还没意识到热潮开始消退。

2018年1月3日,两位“秦粉”(注:秦朝历史爱好者)向广电总局举报古装剧《巴清传》,质疑该剧给中国秦朝历史人物穿上日本平安时代的和服、剧情主线背离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原定2018年1月12日播出的《巴清传》撤播。

撤播前,剧方宣称《巴清传》制作成本高达5.8亿,是亚洲电视剧制作历史上的单体最大投资。如今,该剧在豆瓣条目的预计播出时间推迟到2022年。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装剧至少还有十部,它们的制作完成时间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比《巴清传》等得更久。

业内把这种现象称为“压剧”,这些在古装剧热潮中诞生的大制作,如今因为收紧的播出指标而积压。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装剧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是行业的重要风向标。按照故宫1∶1比例仿建的横店明清宫苑,曾是《步步惊心》《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热播清宫剧的取景地。2019年3月,明清宫苑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已赫然变身,从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群改建成灰墙黑瓦的近代建筑街区,租给《鬓边不是海棠红》等剧组拍摄1930年代的民国戏。

2019年6月下旬,明清宫苑里又拍起了民国时期的上海故事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故事。

基层演员月荣曾在横店参演过十几部古装剧。如今,他已经两年没接过古装剧。月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两年里,他的几个演员朋友拍戏拿不到钱——剧组资金断供,拍到一半停工了。据月荣估算,2019年6月以来,他身边百分之八九十的同行都处于停工状态。

“2017年3月北京有2000个剧组开机,2019年第一季度总共才60个剧组开机。”常在北京“趴活”的基层演员李锦豪向南方周末记者诉苦,没戏可拍,他已经开始做些小生意。

“现在是古装剧开始质量大PK的决斗时期了。”金媛媛期待古装剧整体退潮后重现生机,“好的古装剧会留下来,那些不好的就要被淘汰了。”

2001年首播的《少年包青天Ⅱ》是一部古装版的涉案推理单元剧,包拯(左)展昭(中)公孙策(右)组成北宋探案男团。 (资料图/图)

是“限”,不是“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