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希望,就没人愿意离开

发自:南方周末

丽水农民李金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养蜂

去年9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欢迎晚宴上,一款丽水农村电商特色产品——苔藓点缀着宴会长桌,成为各国领导人眼中的“中国生态象征”。这些苔藓取自浙江丽水莲都区的田间地头,而润生苔藓公司创始人温从发2012年发起这个项目时还只是一名大三学生。

随着互联网之风劲吹,村民们纷纷搭上电商这趟快车。遂昌县副县长赵文明在该县茶树坪村发起了稻米众筹项目,流转了300亩荒田种上高山生态稻米,通过互联网举办“梯田运动会”、“爸爸带你割稻子”等活动吸引城里人赴农村体验生活。还有青年创客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条件养殖蜜蜂,种植猕猴桃进而带动农村发展。

如今的丽水农村,沃野千里,满目生机,已经成为精准扶贫一个新的青年阵地。这不仅是“互联网+”的力量,更是用工艺手法做商业的探索实践,让乡村资源重新链接从而产生新的价值。

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

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这是一个革命老区村,2013年有309户1341人,当时村集体负债7万多元,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在土坯房里。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通村道路坑坑洼洼,没有路灯,村里也不通网络和有线电视。

从2014年7月开始,下党村因地制宜,紧紧抓住茶叶这一传统产业,通过开发“扶贫定制茶园”增产增收,同时带动农家乐发展,全村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全村有27户贫困户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 年的4600元增长到11000元,村集体收入增长到22.3万元。

“扶贫定制茶园”就是将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的种茶卖茶方式,提升为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按标准化程序科学种植并打造自有茶叶品牌、引入专业茶叶经营公司负责项目推广和销售。通过企业家认购茶园,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开发可视化预订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茶叶品质。

村里的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后,游客也纷至沓来。通过合作社的引导,还带动了数十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上面两个故事,都是在新形势下借力新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的事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精准”成为当下的新方向标。所谓“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南方周末》一直密切关注扶贫大业,做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回顾三十年的扶贫演进史,探讨精准扶贫的成果和问题。

2016年2月25日,南方周末推出专题报道“扶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诸多企业将希望的种子带给各地的贫困群众,其中不乏涌现出许多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和创新模式。扶贫攻坚战早已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扶贫目标更精准,扶贫方式更灵活,这其中,有许多故事可讲,有许多经验可循。

2017年7月28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拟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将把“精准扶贫”设为年度关注单元,邀请在精准扶贫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上台分享和进行主题对话,并颁发年度精准扶贫贡献奖,同时还将发布《精准扶贫蓝皮书》。

年度精准扶贫贡献奖(精准扶贫年度典范企业、精准扶贫年度创新企业、精准扶贫年度可持续项目)面向社会征集名单,并将通过社会调查、网上投票和组委会评选等环节得出最终结果。该奖项将从实效性、创新性、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对企业、项目进行筛选和评定,让最终获奖的企业、项目得到来自专业领域的客观肯定。

“家乡有希望,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这是南方周末在2011年的一篇报道《围剿穷广东》中的受访村民朱春梅说的一句话。精准扶贫,让许多人开始重新掂量土地的价值。今年7月,让我们一起,关注贫困问题,探讨精准扶贫,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故事。

发布于2017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