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食物”:一个精心策划卖给中国人的健康骗局

枸杞、藜麦、奇亚籽、牛油果等,都是时下最火热的超级食物。抛开它们本身的营养价值不谈,商家满天飞的宣传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事实上,很多超级食物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味道或口感,与“美食”相差甚远,但它们能被“重口味”的中国人所接受,往往在于其卖点就是——健康!

21新健康综合自:健康学人(作者:祝利华)、健康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健康邦、BBC、乐活君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西方有句老话:“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

在这个崇尚养生的年代,人们俨然给“吃”这一最普通的行为赋予了营养健康、延年益寿的神圣使命。“Superfood(超级食物)”的概念由此横空出世,红遍Ins和小红书,频频出现在美食博主的餐盘和镜头下。甚至连时下炙手可热的Superman(超级英雄),都跟其扯上了关系:

所谓“超级食品”,最早是在1980年,由美国从事饮食疗法的医生提出的,定义为“营养超群全面、热量较低、又利于健康的天然食品”,与中国古老的“医食同源”有相通之处。但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定义。

枸杞、藜麦、奇亚籽、牛油果等,都是时下最火热的超级食物。抛开它们本身的营养价值不谈,商家满天飞的宣传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事实上,很多超级食物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味道或口感,与“美食”相差甚远,但它们能被“重口味”的中国人所接受,往往在于其卖点就是——健康!

一说健康,中国消费者的神经就被挑动了。纵观时下流行的超级食物,没有一个不被包装上“包治百病”的外衣。根据一家权威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在中国,被贴上“超级食物”、“超级水果”、“超级粮食”标签的产品,在2011~2015年间就增加了202%,同时增长的自然还有其销量。

从牛油果到奇亚籽,这些价格并不便宜的“神物”,因为具有“神药”功效,成了近年来都市养生青年手中的香饽饽。但这些食物真的“超级健康”吗?还是另有隐情?

01食物虽好,但没那么“超级”

某种食物被追捧,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不过超级食物的提法绝对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生产商和经销商抓住消费者希望通过饮食来达到健康长寿的心理,给部分食物赋予“超级”二字,让这些普通食物摇身一变,成为众人追捧和追食的养生大宝。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营养学家Duane Mellor曾说过,“超级食物的说法,只是制造商的营销噱头而已。”

这一点,在帕来的超级食物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时下几乎所有新式餐厅,都有牛油果、奇亚籽等食物入菜的菜色,供追求健康时尚的顾客选择。在这些餐馆里,沙拉里如果不放几片牛油果,都不好意思端出厨房。它们不光代表了“用上舶来品”这种带有小资情调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们向对食品安全与健康带有焦虑的中国人贩卖了一剂安慰药。

“吃自然水果总是百利无一害吧。”

“进口又贵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

“国外专家总不会骗人的。”

……

许多中国人都这样想。然而实际上,有营养学家曾表示,“超级食物”在营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些食物在原产国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食材,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却被贴上“防癌、抗老、减肥、高营养”的标签,就成功占领了中国市场。

近5年来,超级食物的搜索量呈上升趋势。下图种橙线代表牛油果,绿线代表藜麦,蓝线代表奇亚籽。

但早在2007年,欧盟就明令禁止在食品外包装上印刷“超级”二字来误导消费者。而美国虽然目前还未出台相关政策,但FDA如果发现在售食品的宣传和外包装中存在虚假和误导消费者的字眼,便可以对之采取行动。

不可否认,某些食物比其他同类食物,可能某种营养成分确实含量更高,但这些功效却被放大了,价格也随之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超级食物的功效目前只在小鼠身上得到了初步验证;即使有人体的临床对比试验,也仅仅是小样品试验,说服力不够,而且人类是杂食动物,膳食结构多元才是健康王道。

02起底那些“不明觉厉”的超级食物

在国内外各种养生频道和公众号上随意搜索一下,就可大致得到主流超级食物的列表:藜麦、奇亚籽、枸杞、牛油果、椰子水、甜菜汁、可可粉……而宣传套路基本都是一样的。

牛油果:不一定养生,但一定会胖

短短几年间,牛油果这个形似“手雷”的异域水果在中国迅速走红,中产阶级和千禧一代成为牛油果消费的主力军。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牛油果进口量为4.39万吨,同比增长37%;而2011年进口量为31.8吨,七年间增长超过1000倍。

“过去几年中国的牛油果市场增长迅速,‘爆发式增长’是在2013年之后,从那时起,牛油果在中国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营养价值被更多人认可。”“牛油果先生”总经理刘陌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牛油果先生(Mr.Avocado)是国内一个即食牛油果品牌。

牛油果的宣传关键词,聚焦在“保护心脏、降低胆固醇、减肥”上面,究其原因,是牛油果中含有约2%的蛋白质,而一般水果几乎为零,这就是人们常说其有营养的原因。

含有蛋白质不假,然而很多人也忽略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到简直不像是水果!

根据营养学家测量,一个牛油果的热量约等于3碗饭。可别小看这个水果,你很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吃胖,与其他食物相比,其脂肪含量更是高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炒黄豆(20%脂肪);士力架(25%脂肪);薯片(33%脂肪);开心果(45%脂肪);大杏仁(50%脂肪);榛子(60%脂肪);核桃(65%脂肪);碧根果(72%脂肪)……

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是15.3%,甚至超过了普通猪肉的脂肪含量(15%)!

就热量而言,一般水果的油脂含量很少有超过1%的,热量也大多维持在30~60kcal/100g。但牛油果热量达到了161kcal/100g!一个200g的牛油果,热量约为332kcal,而一小碗100g米饭,热量也才116kcal。吃个稍微大一点的牛油果,你就等于吃了将近3碗饭!

藜麦:并不比其他谷物更健康

藜麦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至今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1980年,美国宇航局为宇航员筛选太空旅行的绝佳口粮,藜麦凭借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拥有与人类需求相近的氨基酸组成以及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突出优势,从一众谷物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联合国还将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美国宇航局的青睐以及联合国的“恩宠”,让得藜麦逐渐成为公众心中绝佳的替代粮食和超级食物。

藜麦被认为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体重的作用。2014年一项针对35名女性的调查结果,验证了藜麦的降血脂减体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样本数量太小(仅有35名参与者),其结果普适性遭到质疑。

不仅如此,藜麦的产量非常低,并且产出条件苛刻:需要长在日照时间短、温度低的地区,温度稍稍升高,其生长就受到抑制。物以稀为贵,产量低售价就高。作为太空粮食,藜麦是胜任的,但作为公众的日常饮食,确实没有必要,因为没有人会单独吃一种食物,藜麦的营养优势,在人类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下,早已在逐渐减弱。

奇亚籽:营养还不及油性鱼

早在5000多年前,墨西哥人就开始食用奇亚籽。奇亚籽外型像芝麻,有黑奇亚籽和白奇亚籽两种。泡发后,奇亚籽可以膨胀到12倍大。

奇亚籽受推崇也有其理由: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钙含量远超牛奶、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8]和预防抑郁症,这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证实。100g奇亚籽中,omega-3含量为17g;而以omega-3含量高著称的三文鱼中却仅含有2.2g/100g。

不过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与三文鱼不同的是,奇亚籽中的omega-3以ALA形式进入人体,必须转化成EPA和DHA才能对心血管有好处。而ALA在人体内的转化率约为10%,因此,100g奇亚籽中最终能被人体吸收的omega-3含量为1.7g,还是败给了三文鱼。

奇亚籽中确实含有多种酚类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类油脂和VE,但这些抗氧化物质在许多果蔬和植物的种子中都有。2013年一篇发表在Food Sci. Technol上的文章比较了奇亚籽、亚麻籽和紫苏籽的抗氧化性,结果发现,黑紫苏籽的抗氧化性强于奇亚籽和亚麻籽。

而大部分人能忍受奇亚籽类似鱼卵的膨胀外形而坚持进食,可能都是由于奇亚籽的减肥功效。2009年发表在Nutrition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招募了90名肥胖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食用奇亚籽减肥对照试验,却并未发现奇亚籽让肥胖志愿者胃口变小的迹象,直到实验结果,研究人员也没能得出奇亚籽拥有减肥神效的结论。

枸杞:并不比水果更有营养

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养生圈的“C位”枸杞都能榜上有名。毕竟连最佛系的养生青年,都会在可乐啤酒里加上枸杞来自我安慰。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本中,宁夏枸杞与琼珍灵芝、长白山人参、东阿阿胶被并称为中药四宝。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枸杞在英国也颇受追捧,而且售价不菲。英国土豪们认为枸杞富含维生素C,可养生长寿、增强免疫系统等,因此被商家炒出高价。

但早在2015年,BBC一期名为《The Truth About Healthy Eating(健康饮食真相)》的纪录片中就扒过枸杞的底。节目组为了印证枸杞是否真的有健康效用,邀请了一组志愿者进行试验。他们将草莓与枸杞进行对比,来检测一下枸杞进入人体后,是否真有如商家所说的含有极高的维生素C,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枸杞的营养含量远远低于草莓。

事实上,枸杞的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其他水果含量也很丰富,关键是在英国,枸杞比草莓等水果贵!多!了!

“枸杞党”鼓吹的另一个重点营养成分是枸杞多糖。2014年一篇发表在Drug Des Devel Ther上的文章指出,枸杞中富含的枸杞多糖(LBPs)具有抗衰老、调节血糖、保护视力、抑制癌细胞增长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这么看来,枸杞似乎好处多多。

但细究之下,枸杞的功效就显得颇为可疑了:首先,极少研究结果能定义枸杞多糖究竟是何种化学物质。多糖是长链碳水化合物分子,但枸杞多糖中包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多糖。其次,枸杞对人体的功效未经严格的人体实验,在食用枸杞后,究竟枸杞的哪一组件进入人体血液中,并在其中如何“工作”,都还未知。所以,即使枸杞多糖的提取实验成功,距离弄清枸杞多糖与人体的关系,依然很遥远。

枸杞还有一“法宝”是其富含的玉米黄质。玉米黄质被证实具有抗氧化、预防白内障、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玉米黄质,需要通过饮食来摄取。然而,绿色叶类蔬菜、水果和黄玉米中均富含玉米黄质,不独枸杞。所以,也许多吃几根黄玉米,是补充玉米黄质的更加经济有效途径。

03一个精心编织的营销骗局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普通食品,摇身一变披上“超级”的外衣,让那么多人失去理性、近乎迷信地对这些并不好吃的食物“大快朵颐”的呢?

营销!都是营销!

以牛油果为例,它打开中国大门,首先是从互联网上,一篇篇关于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牛油果的报道开始的。而这恰恰是销售商精心编织的一场营销案。

作为牛油果的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生产的牛油果几乎都流向了亚洲市场,其中又以中国为主。西澳大利亚州最大的牛油果业参与者之一称:“亚洲市场正在为澳大利亚牛油果付出高价,他们乐意购买,我从来没有看到出口水果有这种收益水平。”

在英文里,牛油果以前不叫avocado,而是叫alligator pear,翻译过来就是“鳄梨”,因为它粗糙的暗绿色果皮跟凶猛的鳄鱼有点像。而它还有一个更上不了台面的名字,叫aguacate,源自西班牙语,原意为睾丸。

这遭到了当时牛油果种植协会的强烈抗议,说这名字简直要毁了整个产业,于是在协会建议下,alligator pear、aguacate纷纷改为听起来高大上的avocado。在改完名字后,精明的农场主和农产品经销商开始筹集大量资金给牛油果打广告。

1974年,一颗牛油果售价高1美金,根据购买力换算,相当于今天的4.8美元。在那个年代来说,这个不起眼、大家也不知道如何食用的水果实在太贵了。

于是营销人员顺水推舟,将牛油果包装成“水果中的奢侈品”,专供优雅富贵的上层人士食用。这个营销理念根植于牛油果的销售之中,跟中国人选择吃牛油果的潜在原因一样,仿佛吃了牛油果,就变身上层人士了。说到底,牛油果就是在贩卖一种“高级”、“高格调”的生活方式。

而牛油果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美肥胖率已高到全球瞩目,营养学家呼吁美国人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含量成了判定食物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牛油果因此被FDA踢出了健康食物的范畴。

但是牛油果农场主和进出口企业不开心了,他们一直抗议到了2016年,表示按照这个标准,牛油果和三文鱼都不是健康的,而无脂肪果冻和含糖谷物却被认定为“健康”,这不合理。就这样,FDA为牛油果修改了标准,牛油果重回“健康食物”的队伍。

借此良机,广告商们为牛油果打上标签:牛油果富含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跟炸鸡、薯片是不一样的!

此后,随着西方各路明星在社交网络中的宣传,牛油果成功以“健康食品”、“超级食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走向神坛,实现完美逆袭。美国每年牛油果消费量保持10~30%的增长,而澳洲更是夸张,2014年牛油果进口近73万吨,占全球牛油果进口的46%,人均消费量从1999年的每人每年1.1磅,增至2014年的5.8磅。

随着美国的宣传、澳洲的助攻,再加上中澳贸易的火爆、生鲜代购的炒作,牛油果这个吃起来像肥皂的水果成了众人疯抢的“超级水果”,铺天盖地的热文软文将牛油果捧成了“养生万金油”、“森林奶油”。

正如BBC纪录片所说,超级食物能卖得火爆,商家们能一直赚我们的智商税,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太懒了:不想过多了解基本饮食常识,只想走捷径来一劳永逸。结果却不光无法得到真正的健康,反而还一直砸钱。

比起那些五花八门的酷炫养生偏方,还是均衡饮食才是王道啊。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