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背后的“公地悲剧”

宽恕或不宽恕,在多大程度上宽恕,应该由受害者或其权利继承人决定

责任编辑:陈斌

当地时间2019年6月24日,美国皮奥里亚,章莹颖的父亲在法庭外面向媒体用中文宣读一份声明,母亲悲伤不已。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25日《南方周末》)

宽恕或不宽恕,在多大程度上宽恕,应该由受害者或其权利继承人决定

2019年7月18日,中国访美学者章莹颖遇害案的判决引发国人关注。杀人凶手克里斯滕森最终仅被判终身监禁,原因是陪审团中的两名成员不愿意判克里斯滕森死刑。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陈世峰也没有被判死刑,而是被判20年监禁。

对这两个案子的判决,国内很多人都不赞同,当然,也有人支持的。比如,章莹颖案,有人认为,美国按照程序正义的原则这样判决并无问题。江歌案,也有很多人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