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消费者忽视医疗风险

发自:南方周末

2019年8月7日,《新氧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市场仍在高速发展。2019年4月,Frost & Sullivan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类为1629万,仅次于美国的1634万,且中国年增速26.4%,远超美国的3.9%。以此推算,2019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量将超过美国巴西日本韩国这些医美消费大国,居全球第一。

过去5年,新氧大数据研究院基于平台消费数据发布的年度《新氧医美行业白皮书》持续记录着中国医美行业互联网化之后的巨变,希望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方向。

互联网推动行业快速规范化

白皮书透露称,过去一年,新氧免费赠送了73万份医美医疗意外保险给平台用户,但仅有13.74%用户填写完整投保信息,获得该项保障;86.26%的用户未完成投保。医美本质上是一种医疗行为,医疗天然有风险属性,不同于衣食住行。数据表明,中国医美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意识就亟需提升,许多消费者没有把医美当成一个有风险的医疗行为来看待。

《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给过一个惊人的数据:2018年,中国医美黑市商家数量是正规商家的10倍以上;并且部分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存在超范围行医的情况。人们的求美风险远远超过消费者的预估。新氧是国内最早在线推出整形保险产品的平台,成为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举措之一。

新氧表示,2019年会将平台用户的消费医疗全面保障列为战略重点。以保险为例,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用户基础保障的险种新氧都会赠送给用户。同时会提供部分项目全流程的消费医疗保险,从用户购买、参与医疗行为、医疗风险等全流程提供保险保障。

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往往也是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过程。消费者的医美专业、安全与保障意识刚刚启蒙,医美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监管层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就像互联网在其他行业领域带来的进步一样,医美平台也应在行业规范化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价值,通过平台去缩小供需两侧的信息鸿沟,帮助消费者建立更成熟和理性的医美消费观念,也让违法、违规行为在平台上无所遁形。

90后催热医学抗衰

中国医美市场的增长主要源自渗透率的提升,包括新一代消费群体进入、市场下沉以及医学抗衰将成为大众消费。

互联网拉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效应开始真正呈现在医美领域——中国新一线城市消费用户占比首次超过一线城市,成为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力。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一代人正迈向30岁。与70、80后热衷于研究眼霜成分不同,90后一代更相信医学抗衰的效果。这也印证了医疗美容正在从小众的整形市场“出圈”,走进大众消费群体的视野和生活中。

新氧平台上典型医美消费者的画像是:平均年龄24.45岁,女性占9成,3月心动、节前轻医美、假期手术。

不同城市医美市场的区别也表现在消费项目的不同。通过《白皮书》里“中国医美消费地图”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医美更多处理的是压力带来的影响,比如发胖、脱发、初老。而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更多围绕变美和“性”福感在发力,比如南京最多剁手族,济南私密项目消费占比高出第二名1倍。

另外,新氧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非手术类面部年轻化项目增速高达92.64%,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新氧预测,未来10年,随着90后一代全部步入30岁年龄段,中国医美消费也将与日本的趋势类似,即医学抗衰成为大众消费群体日常自我提升的方式,替代掉一部分高端化妆品和生活美容市场。

从医美审美取向上看,中国人更“爱面子”、“爱纤细”。

根据新氧大数据,2019年中国线上市场头面部手术消费量预计会超过73.88万例,全美最新披露的数据为42.04万例。中国人在“面子”这件事情上做得最多的依次是面部脂肪填充、隆鼻、眼睑手术、面部提升和垫下巴等项目。

身体手术项目中,吸脂在中国最受欢迎,中国吸脂手术在总医美消费中的占比已经高于美国。中国高线城市吸脂比率明显高于低线城市,其中北京是抽脂最大户,全国每5个抽脂的人中就有1个北京人。

关于医美入门级项目注射类,在过去一年的消费情况仍然是占据大头。目前注射医美在中国总消费量中占比为57.04%,远高于美国的44.17%和日本的42.08%。如果说支撑中国成全球医美消费大国的有100根柱子,那么其中的57根都是注射医美。

注射医美主要有两大类产品,第一是玻尿酸,第二是肉毒。其中玻尿酸最受欢迎,每100个人做注射医美,其中67人打的是玻尿酸。玻尿酸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填充,如垫下巴、隆鼻、填平法令纹等;二是改善皮肤状态,如水光针的主要成份就是玻尿酸。根据新氧大数据,玻尿酸相关产品用途中,最受欢迎的是垫下巴,过去一年有超过10万名用户在新氧平台上下单该产品,同比去年增长21.5%。玻尿酸相关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是全脸填充和去面部细纹,增速分别是88.61%和209%。

新氧“百万医生”人均创富203万

2009年原卫生部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医师多点执业,到2019年已有整整10年。医美成为最具市场化的消费医疗领域,医美医生是政策放开后的最先受益群体。

新氧大数据显示,2019年在新氧平台年GMV(指网站成交金额)过百万医美医生较2018年增加了174人,达到423人,人年均在新氧创富203万元,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客单价增长了31.53%。这些名利双收的医美医生的平均年龄是40.24岁,硕士以上占比超80%。

鼻部则是诞生新氧百万医生最多的地方,其次是眼部。新氧预测未来眼鼻部仍是诞生“大咖”医生的主要领域,其它可期增长的领域还有抗衰抗初老、问题修复、私密整形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或因未来需求增长可期,或因技术难度高而被看好。

整形医生与传统医生之间差异在技术方向和临床经验,更在审美——他们穿西服、打领带,从着装形象上就开始尊重每一位医美消费者。据招聘网站数据显示,整形医生人均月收入超过35000元,60% 以上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三年以上从业经验,近50%的整形医生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我们判断审美一般三年左右会有一个迭代,而每间隔半年可能会有一个技术层面的革新,技术的创新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形医生薛志强说。

整形医生与医美消费者之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消费者的需求会推动医生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会带动消费者的需求。

有行业专家认为,随着社会扶植民营资本办医,消费医疗市场化将会迎来彻底大爆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