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过去

坚持,哪怕是屈辱漫长;积累,哪怕是点点滴滴;希望,哪怕是一线微光;当止,哪怕是荣耀辉煌。

发自:南方周末

 

一位古稀老人来到了“看我们守护未来·2019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暑期训练营”环保课程的讲台上。孩子们懂事的安静下来,认真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爷爷。

孩子们整齐坐好准备上课

他没有课件、教案,他半生扎根在“垃圾堆”里,要讲的知识,都深深的印在脑海。他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固体废弃物管理处调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维平。对于“垃圾”,他最为熟悉。为了调研,王维平曾每周末与拾荒者为伍,也走遍中国不同规模的填埋厂、发电厂、综合治理厂。

王维平老师原本学医八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做传染科医生,在此期间,他发现部分发生率较高的怪病与环境污染相关,只有治理环境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便赴早稻田大学研习环境学科。

直到如今,他依旧认为:治环境的病一点不比治人的病作用小。

研究的起源

“垃圾是门专业,是人人都绕不开的事儿。”王维平老师缓缓说到,“人们从中世纪开始研究垃圾,当时伦敦、巴黎鼠疫流行,知道‘鼠疫’是什么吗孩子们。”

“老师是不是非常可怕的黑死病,得病之后就可能会死的那种。”前排的孩子问到。

冯一馨在参与课堂讨论

王维平老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没错,当时统称为黑死病,直接导致上千万人死亡。人们后来发现,在城市里堆积的垃圾没有及时运出去是导致鼠疫泛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怎么处理垃圾’。”

垃圾的用途是多样的,不止于垃圾物品本身的作用。王维平老师向孩子们科普垃圾的不同“用法”——美国曾经有一座填埋了上百年的垃圾山,当地一所大学将垃圾抽出来进行研究,尽管已经过去百年,但垃圾依旧可以反映出,彼时当地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甚至是GDP,这项研究被命名为“垃圾考古”。

除此之外,王维平老师以案例的方式,像讲故事一般详细介绍了“垃圾”涉及到其他领域,如司法、行为研究等,孩子们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感叹。

王维平老师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中国的应对之法

垃圾研究的起源讲解完后,王维平老师将孩子们的视线拉回到中国。

“1983年的北京,沿着四环这一圈,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有4700个,还有很多小垃圾堆,这时期也是国家面对垃圾问题的第一阶段。”王维平老师以自身经验为例说到,“我们国家第二阶段主要以填埋为主,但是填埋的方式对土地破坏严重,垃圾都堆成了山包。老师真正去到垃圾填埋厂才知道,在垃圾填埋厂不能抽烟,因为下风侧有填埋垃圾产生的甲烷气体,一点火就爆炸。”

孩子们在认真听讲

孩子们仔细地听着,神情一派严肃认真。根据王维平老师的介绍,中国的垃圾处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在填埋之后,垃圾焚烧发电是第三阶段,如今,世界普遍进入第四阶段——垃圾减量化阶段。“其中,焚烧发电这一方式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截止2018年底,364个焚烧场,是世界第一。但究其根本,都不如减少生产垃圾。”

王维平老师有条不紊地讲述完,准备离开讲台,孩子们突然蜂拥而至,希望能跟王爷爷合影,王维平老师站在最中间,和孩子们一样笑得灿烂。

王维平老师与孩子们合影

坚持,哪怕是屈辱漫长;积累,哪怕是点点滴滴;希望,哪怕是一线微光;当止,哪怕是荣耀辉煌——这是王维平老师的人生格言。未来,希望这群孩子能够像这句话一样的坚韧成长。

☆文末彩蛋☆

“查查垃圾”为垃圾分类指南,扫码即可进入微信小程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