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廷芳:第一次呼喊“放开二孩”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老龄化、养老危机等问题的迫切性,但最初公开发声的却并非经济学者,也不是人口专家,而是一位文学界人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国史新记·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中国言者)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老龄化、养老危机等问题的迫切性,但最初公开发声的却并非经济学者,也不是人口专家,而是一位文学界人士。
三十多年时间里,整个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默默改变了。
其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老龄化、养老危机等问题的迫切性,但最初公开发声的却并非经济学者,也不是人口专家,而是一位文学界人士。
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首次提案,建议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叶廷芳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他曾翻译多部卡夫卡的作品,是中国最权威的卡夫卡研究者。
叶廷芳从人文角度,观察人口政策对社会生态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影响。他认为,一孩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面临着既无姑姑舅舅,此后也无兄弟姐妹的情况,最终带来的是社会关系和情感系统的单调化。
“政策让很多人不去思考了,而觉醒的知识分子如果只知道为政策叫好,应该是为自己感到羞耻的一件事。”叶廷芳曾说,“要用自己的笔做出些真正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这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叶廷芳幼时曾在一场意外中失去左臂。2007年3月,这位71岁的独臂老人拿着提案穿梭于两会会场,挨个游说其他政协委员,希望得到联名支持。多数人以“挑战国策”为由婉言拒绝,最终,只有28位政协委员愿意和他联名签署提案。
提案在当年轰动一时,被称为“叶廷芳提案”。叶廷芳的夫人黄曼龄女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有一次,叶廷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