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笔记 | 槜李

浙江文学院魏丽敏发来信息,说她老家桐乡要办一个有关槜李的文学采风活动,问我有没有空参加。末了,补充说,果子正熟。这句话,勾动了我前往江南的心思。

责任编辑:朱又可

花了好一阵,我们才从2500年前,走到了上世纪末,又走到了当下的江南。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5日《南方周末》)

浙江文学院魏丽敏发来信息,说她老家桐乡要办一个有关槜李的文学采风活动,问我有没有空参加。末了,补充说,果子正熟。这句话,勾动了我前往江南的心思。

我所安身的上海,从地理上来说,自然属于“江南”无疑。但在我的意识里——可能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不大会把上海想象成“江南”,或许是因为上海总以现代、时尚的面目示人吧。想象中的“江南”,当是这样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或者,是这样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些平常的字词,组合起来,才是我对“江南”的想象。桐乡这样的地方,正是想象之地。

先去的是果园。槜李树只略比人高,枝桠在差不多人膝盖高的地方奓开。这和我见过的李树很不一样。果园中有一条小路,我和小魏走在最前。她是本地人,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她说她家离得不远,家里也有好几棵槜李树,年年挂果,就在几天前,她才帮着奶奶卖槜李。说话间,槜李树下看到一个竹筐,空的,小魏顺手提在手里。“你看,那有一个,那儿还有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