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用一生搏一年

现在看来,1988年蕴含着李宁命运的全部基因

李宁
1963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自由体操、男子鞍马、男子吊环冠军,现为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

时间回到1984年。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李宁拿下三金二银一铜,成为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回乡进城之时,他站在敞篷车上,在广西南宁兜了一圈。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欢呼掌声四起,鞭炮连天。年轻的小伙子享受眼前这一切,骄傲,得意。后来他才知道,这种王者归来的巅峰体验,人生不会有第二遍。

如同其他运动员一样,他实际上满身伤病。此后,一批运动员相继退役。1987年,童非告别体坛,这两位多年好友彻夜长谈,李宁感慨道:“我不是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其实早在一年前,他就准备退役,但国家队青黄不接,他于是被挑选为汉城奥运会的担纲者。据说,他在教练的劝说下接受组织安排,他不想背负忘恩负义、临阵脱逃的罪名。当时他还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然而,即便精明如国家体委,最后也只能承认失算,据作家赵瑜记录,赛后体委副主任张彩珍对他说:“现在看来不该用李宁,但当时大家都考虑到印象分呀。”

事实上,李宁从来都表现得毅力惊人。1980年,他随国家队前往莫斯科参加第1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离比赛仅有三天之时,大雪纷飞,李宁去适应场地,右脚踝骨严重扭伤。队里决定将他撤下。报名截止的凌晨,他跑到教练面前,从凳子上往下跳,然后用受伤的脚做单腿平衡和深蹲。这打动了领导,如同大家期望的那样,李宁最终上场并拿到冠军。国际体操裁判委员会副主席如此评价:“你的自由体操,世界第一,你的意志,也是世界第一!”

只是,8年后的李宁25岁了。他从未败得如此惨烈。吊环比赛,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中,一跳坐到了地上。观众还未缓过神来,李宁微微一笑。梦想破碎的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被这要命的一笑大大挫伤了,嘲讽声叫骂声扑天盖地而来:

“输了还笑,李宁像什么样子,丢尽中国人的脸!”……他收到一个辽宁观众寄来的信,信封里装了一根挽好的塑料绳扣,写了一句话:“李宁小伙子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 

李宁实际上一下场便和队友哭成一团。但回国下飞机时,获奖者直奔接待大厅接受呼欢簇拥,他却在十几米外独自走了一条从未走过的灰色通道。机场人员不忘揶揄:“哪里不好摔,跑到那摔去了。”

慢慢地,他清醒过来。赵瑜写道,李宁向队友如是说:“我干了这么多年,大的错误只有这一个,就是当时脑子一热,答应再干一届,现在看来,犯傻了。弟兄们别忘了我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啊!在中国,就得学会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机场那条小道后来被反复提到。他说,那是一条“世态炎凉之道”。另一重刀光剑影的人生也从这里悄然开始。没有人知道他那时的心情,或许,除了李经纬。那个守候已久的男人。

1988的基因

现在看来,1988年蕴含着李宁命运的全部基因。当他被一种民族情绪捧到浪尖,然后被它从集体的怀抱中甩入谷底之时,他深刻体会到它的无穷威力。后来,他投身商场,在混乱的市场经济初期,他掌握了这门技术,娴熟地驾驭着这股力量,将之转化为金钱,使自己再次爬上了高峰。

李经纬是最早发现这个魔术的中国企业家之一。1984年,他借钱25万赞助奥运会,使12支国家队喝上“中国人自己的饮料”。在这以后,“将健力宝跟体育的荣辱盛衰联系在一起”,这个企业把年产值由原来的90余万猛增到第二年的5000万。

1988年,李经纬拿着一束鲜花适时出现在那条机场小道。两人从此成了知己,以及后来的商业伙伴。

第二年,李宁成了李经纬的特别助理,负责品牌宣传,并筹划着建立一个以李宁命名的服装品牌。李宁以他的关系网及名人效应,帮助依靠体育联盟发展起来的健力宝逐步壮大。而李经纬则指导对商业一无所知的李宁经营事业,给他在公司树立威信。其中一个小例子是:李宁服装厂建成后,屋顶一块巨大的李宁广告牌与健力宝广告牌平分秋色。一份拆除李宁广告牌的报告放在了李经纬的桌上,李一看,皱着眉头立刻在报告后写下:胡说八道。

1990年,北京亚运会。当时,竞争在于买断火炬的传递权。那需要300万美元,日本的富士、韩国的三星纷纷表示兴趣,健力宝却只能拿出250万,托关系四处碰壁,一筹莫展。最后,李宁想起了“爱国主义”,于是找到火炬处处长。他谈起自己办服装的初衷,谈到领奖台穿外国牌的耻辱,最后还扯到“惟利是图”的尤伯罗斯——第一个将奥运变成商业的美国人,惟独把奥运火炬传递权留给本国企业。“在爱国主义面前,难道我们还比不上尤伯罗斯?”李宁不无煽情地说。

据说,最后李宁把处长感动得声音哽咽。这样,他拿到传递权。整整一个月,李宁牌随着火炬在中国流传一个月。25亿中外观众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

李宁是谁
如今,李宁在香港深水湾富人聚居区过着自己的神秘生活。有时间他会去北京看望李经纬。6年前,这位咤叱商场18年的企业明星卷进健力宝产权漩涡中,心力交瘁,突发脑溢血。

1993年李宁公司开始赢利,年营业额以近100%的速度增长。他不愿意永远当别人的孩子,一年后,他见到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对方认为产权不清对于李宁今后的发展将是致命的。刘极力鼓动李宁脱离健力宝。李宁犹豫不决,“如果脱离健力宝,别人会不会说我忘恩负义?”疑问的情形1988年他曾经遭遇。这一次,他更为决断。

年底,李宁公司顺利脱身,健力宝历次投入的1600万,李宁分三次用现金进行了偿还。

往后,他深有感触:“李宁公司如果当年不从三水搬到北京,就没有今天。”这话说得委婉,却道尽了命运的吊诡。如果没有1988?没有遇到李经纬?如果没有及时抽身?

生活没有如果。

1997年,他把公司交给陈义红打理,一年之后,他跑去北大读书。他开始“隐退”,他相信,只有李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李宁”才不会被忘记。

2004年,李宁对工作服务了12年的张志勇说:“你应该做CEO。”张则对他的员工说:“我们是一个推动运动文化的公司,我们要做的是把人们内心对运动的激情通过我们的产品挖掘出来。”这离高呼民族自豪感的李宁时代,似乎已经很遥远了。

当李宁再度面对奥运赞助争夺战之时,它以8亿之差输给了阿迪达斯。这让人想起1997,曼谷亚运会“惟一指定领奖装备”竞标,持守了此前所有奥运亚运商机、所向披靡的李宁,出人意料地败给刚刚复出一年的格威特公司。

当时,李宁陷入恐惧之中,他想起1988年,难道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滑铁卢?面对外界的质疑揣测,公司透露出这样的姿态:“领奖服”只是过去低级手段的一种操作。然而,曾主管李宁公司宣传工作的边邓伟对此评价道:幸好格威特是国产,一旦输给外来品牌,李宁一再宣言的“为国争光”、“让中国运动员穿上国产运动服”等口号必将成为别人讥笑的一个话柄。

但如今,没人讥笑李宁了。他不再像10年前如此手足无措。尽管输给阿迪达斯,他却打了个擦边球。仅仅在失利后的第3天,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协议规定,2007—2008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这意味着,在北京奥运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跳入观众眼帘。

2007年,胡润百富榜上,李宁以110亿人民币的个人身价排在第65位。李宁是谁?他曾是万众瞩目的民族英雄,曾被贬为“伤害人民感情”的历史罪人,他是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他还是一个佛教徒。或许,浮浮沉沉大半生,他需要寻找某种安身立命的信仰,但他明白,自己只是一名佛教消费者,不会成为高僧大德。或者,他不过是用上一生时间与那一年不断对话、抗衡的普通人?

因为他的决断、隐退,李宁再次站到了高峰。此时,离遥远的1988,足足有20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