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梦华录 ——宋代金银器第一窖藏白描

四川彭州博物馆藏有迄今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窑藏。透过这些珍贵的金银器,宋人的奢华精致生活,重现于世。宝物的主人为何将它们埋入地下?

随着更多的窖藏被发现,让今人窥探到南宋末年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当时老百姓朴素的一厢情愿。

责任编辑:杨嘉敏

四川彭州博物馆藏有迄今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窑藏。透过这些珍贵的金银器,宋人的奢华精致生活,重现于世。宝物的主人为何将它们埋入地下?

随着更多的窖藏被发现,让今人窥探到南宋末年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当时老百姓朴素的一厢情愿。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19日《南方周末》)

金瓜盏,宋代的金瓜盏可能多用作劝杯的角色。 (李绪成、李升/图)

永别主人

大约南宋端平年间的一天,成都府路彭州城,夜已深,董宅的油灯还亮着,董家老老少少面色凝重,心事重重。几天前,城里来了些别处逃来的难民,听他们讲,蒙古人从大散关打进来了,一路攻破剑州(今剑阁县)、巴州(今巴中市),每到一处烧杀抢掠,甚至屠城,恐怕不多久就要打到彭州了。

彭州守备力量薄弱,如何抵挡得了如狼似虎的蒙古人?一旦蒙古人进城了,府上日常使用的金器、银器恐怕要被洗劫一空,众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金银器掩埋起来,暂避风头。趁着夜黑风高,董宅的家丁在附近寻了处僻静地方,挖了个长1.2米、宽0.8米、高0.9米的大坑,并在坑底、四壁砌上青砖,大件的盆、注子放在下部,小件的酒盏、茶托垒在上面,最后,家丁找来三块大石板盖上去,填土掩埋。

就在董宅为金银器忧心忡忡之时,彭州城南,另一户人家同样听说了蒙古人即将到来的消息,也把家中的仿古青铜器挖坑掩埋起来。由于没有题记,我们并不清楚他们的确切身份,但宋朝的仿古青铜器一般为官宦人家所有,这户人家的身份应该颇为高贵。

董家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兵分三路伐宋,其中皇子阔端率领的西路军由大散关攻占汉中,并于同年9月沿古金牛道进入四川,仅用了一个多月便攻入成都城,尔后往川西攻破邛(邛崃)、彭(彭州)、汉(广汉),往川北焚烧潼(三台)、遂(遂宁),往川东扫荡万(万县)、开(开县)。四川生灵涂炭,一片狼藉。

几个月后,宋将贺靖收复成都,在城中收敛140余万具尸骨,城外更是无法计数。同样在端平三年,彭州城破,董姓也是命运多舛,在蒙古铁骑下成为冤魂(也有说法认为董家埋下金银器后,匆匆踏上流亡之路,只是因故未能返回故土,取走这批庞大的宝藏)。那些精美的金银器,从此在地下沉睡了750多年,直到1993年才再次为世人所知,只是打开窖藏的,早已不是当年的董姓了。

1993年11月5日,彭州天彭镇西大街建筑工地上,天色已晚,有工人在挖好的地基里看到一块石板,遂唤来同伴,想将石板撬回家砌猪圈。石板刚刚撬起,工人发现底下有个大坑,坑中堆满了黑乎乎的物件,掏出来一看,原来全是金银器!西大街挖到金银的消息不胫而走,成都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大石板挪开,满满一坑金银器出现在眼前——董宅的珍宝,终于重见天日了!

彭州博物馆文物展厅内景。 (赵华敏/图)

考古学上,像西大街这样因为战乱、灾难,古人特意藏匿财宝、器物的遗址,也称“窖藏”。经过清理,西大街窖藏共出土了350余件金银器,可辨认形状的343件,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