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历史角落里的“第一人民公社”

河南遂平县嵖岈山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的一个坐标。1958年4月20日,正式成立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肇始。

发自:河南遂平

责任编辑:钱昊平 何海宁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从早年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嵖岈山总能在剧烈的政治、经济变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河南遂平县嵖岈山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的一个坐标。1958年4月20日,正式成立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肇始。

公社旧址已改造成博物馆,布展在一份“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合同书”原件中作结。合同书是室内唯一一件改革开放后的藏品,白纸黑字,搁在玻璃台面的尽头,隐约可见半截红戳。

“代表着那个时代结束了,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19年9月10日,博物馆馆长张刚如此解释摆放这件藏品的用意。

时光荏苒,除了公社旧址墙体上的斑驳标语外,嵖岈山集体化运动的陈迹,早已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中湮没无闻。

仰仗着电视剧《西游记》(续集)曾于此地取景的名头,如今的嵖岈山已被开发成为颇具名气的风景胜地,当地经济系统围绕景区运行。自由资本唤醒了乡村土地的活力,它们以流转搞活的形式,重新集中在一起。

“人与土地 混合在一起”

中秋节前一场阵雨过后,气温骤降。遂平县城西26公里处嵖岈山镇后街,一座老式办公院落就是公社旧址,灰砖红瓦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柴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