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

1979年春天,作家巴金出国访问。他发现很多国家都有人搜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想以此了解中国,中国却没有自己的现代文学资料馆。

“我们‘文革’期间被视为粪土的东西,在国外却有人当做珍贵文物收藏。”巴金写道,“倘使我们对这种情况仍然无动于衷,那么将来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把一代的文学整个勾销,不然就要厚着脸皮到国外去找寻我们自己需要的资料。”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宋宇

1979年春天,作家巴金出国访问时发现,很多国家都有人搜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想以此了解中国。他由此萌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念头,并积极推动,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后一项工作。1985年,他的愿望变成现实。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1979年春天,作家巴金出国访问。他发现很多国家都有人搜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想以此了解中国,中国却没有自己的现代文学资料馆。

“我们‘文革’期间被视为粪土的东西,在国外却有人当做珍贵文物收藏。”巴金写道,“倘使我们对这种情况仍然无动于衷,那么将来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把一代的文学整个勾销,不然就要厚着脸皮到国外去找寻我们自己需要的资料。”

此后两年,巴金几次梦见自己站在文学资料馆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这位老作家多次说起,建文学馆是他一生最后一项工作。

1985年,巴金的梦变成现实。在北京万寿寺西路一座清代皇太后行宫旧址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注:下称文学馆)临时馆开放。2000年,文学馆迁往芍药居新馆。

文学馆门口的影壁是一块重达五十吨的天然巨石,正面刻着名誉馆长巴金的言语:“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进入文学馆的玻璃大门安装着独特的铸铜把手,由巴金的手形铸铜而成。文学馆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