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看到全民的公益之心”

因汶川地震而来,在当地落地生根,服务于社区,大量志愿者和公益人,在地震后改变了汶川的面貌。

责任编辑:张玥晗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2018年5月11日傍晚,北川老县城地震公墓纪念碑前的人们。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因汶川地震而来,在当地落地生根,服务于社区,大量志愿者和公益人,在地震后改变了汶川的面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面对巨灾,二十余家四川社会组织聚在一块讨论:如何参与救灾?我们能做什么?随后他们成立了一个联盟,名为“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

当任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的郭虹被推举为“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的协调人之一,该联盟将为各地赶来救灾的民间组织提供一线的抗震救灾信息服务和支持。

震后11年,郭虹始终和这个临时组成的机构、灾难中长出来的志愿者以及草根NGO保持密切联系,持续不断地关注中国公益的发展。

被汶川地震改变的不仅是郭虹,当时,全国超过20万名志愿者从各地奔向地震灾区,之后,参与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志愿者累计高达三百余万人。

全民掀起了救灾捐款热潮,2008年,全国慈善捐赠总额达1070亿元,捐赠金额首次破千亿元。

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后来认为,2008年堪称中国慈善事业上的“公益元年”,一方面捐款额巨大,另一方面“看到了国家和民众的公益之心”。

“公益元年”开启后,中国社会组织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在其主编的《中国社会组织报告(1978-2018)》中认为,在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社会组织进入全面蓬勃发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