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陈霆烽广州16年:从学生哥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在广州读书,继而在广州工作。这就是香港80后青年陈霆烽与广州的缘分。

2003年起在广州读大学,2007年离开校园进入内地律所工作至今,他见证了内地的发展,更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势能。

陈霆烽清晰记得,2003年他刚到广州的暨南大学读书时,冼村、猎德村还是一大片城中村,太古汇所在之处也还是地块。

时光流逝,16年过去,城市不断发展,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人们奔走在水泥森林间奋斗。

当年的高校学生哥陈霆烽,如今已经是广州卓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除了律师这一本职工作,陈霆烽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的副主席兼发言人,他希望把自身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香港青年,引领当地年轻人到大湾区学习、交流、就业及创业等。

责任编辑:江英

在广州读书,继而在广州工作。这就是香港80后青年陈霆烽与广州的缘分。

2003年起在广州读大学,2007年离开校园进入内地律所工作至今,他见证了内地的发展,更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势能。

陈霆烽清晰记得,2003年他刚到广州的暨南大学读书时,冼村、猎德村还是一大片城中村,太古汇所在之处也还是地块。

时光流逝,16年过去,城市不断发展,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人们奔走在水泥森林间奋斗。

当年的高校学生哥陈霆烽,如今已经是广州卓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除了律师这一本职工作,陈霆烽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的副主席兼发言人,他希望把自身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香港青年,引领当地年轻人到大湾区学习、交流、就业及创业等。

学生哥:广州给了他入读高校的机会

陈霆烽,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因为广州,他有了在高校汲取知识的机会,而在他看来,这也是他和广州的缘分,来广州读书是计划之外却又顺理成章的事情。

初次见到陈霆烽,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的交流活动上。这一天,他作为协会副主席兼组长,和30多位香港青年和大学生一起走访广州、深圳及珠海三地的CBD以及创业基地,希望可以让还没来过广州的香港青年进一步了解在粤香港青年的创业、就业生活。

“读书的时候,因为喜欢打篮球,其他学科有些跟不上,在准备报考大学的时候,刚好有个同学的爸爸在广州开设工厂,建议我们可以到广州读书。”他坦言,如果当时选择在香港继续进修,可能会面临无法升学的窘境。“香港当时只有七八所大学,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在广州升学也会比较容易。”

2002年,陈霆烽第一次踏足广州,为的是了报考内地的大学。

“那个时候猎德村还没改造,太古汇所在之处也只是地块。那时候广州还没有禁摩,常听说有同学因为飞车党要抢她挂在脖子上的手机,连人带手机拖着摔倒在地……”谈及广州,往事历历在目。

毕业生:留在广州的勇气

经过考试,陈霆烽获得了在暨南大学读书的机会。他选择了法学专业,这其实是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内地法律体系与香港不同,在内地读法律,如果要从事律师这个职业,还需要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获取相关的资格证才有机会入职。而直到2004年-2005年期间,内地才开放了香港人参加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资格。

2007年,陈霆烽即将完成大学校园的学业。毕业前夕,他决定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

“报考后,我参加了一个在番禺理工学院进行的4个月封闭式司法考试培训班,之后再参加正式考试。”陈霆烽透露,“因为想着试试,可能心态也比较放松,就顺利通过了。”而他也成为了暨南大学首几位报考并通过司法考试的香港籍学生。

考试通过了,要不要留下来在内地拼搏呢?陈霆烽表示,在当时,大部分香港同学选择了回香港工作,不少人都进入了银行或者当公务员,起薪的最低标准在15000-17000港元之间不等。而在内地律所的工作,从低开始做起,起薪只有几百元到一千来元不等。

超过十倍的收入差距,着实让人犹豫。就在此时,广州卓信律师事务所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当时在考试培训班里,认识了一位在卓信律师事务所上班的律师,知道我考试通过后,他给我提供了工作机会。”

陈霆烽表示,当时拿着内地法律职业资格证可以在香港律师楼面试做律师助理,起薪也有15000多,“但当时的我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很多东西不会,也没有香港律师牌照,想想还是决定在内地试试。”

职场新鲜人:试过生日被困在工厂里

和所有初入职场的人一样,陈霆烽从实习生开始做起,跟着师傅学习如何处理案件。

陈霆烽还记得,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也是《劳动合同法》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和师傅经常要去处理一些比较紧急的群体事件,例如员工纠纷、要求加班费等,律师团队代表公司去计算,如果员工要离职的话,到底要赔多少钱给他们。

“员工那边会觉得律师是公司请回来的,立场一定是偏向公司的。”

惊险也由此而来。

“有一次在生日那天,跟着师傅和其他律师一起下工厂,结果被员工困在了工厂的办公室里,好几天不让我们走,后来出动了劳动局和公安等部门才解决了问题。”陈霆烽笑着说,类似的事件发生过很多次,幸好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互联网:法律服务也因互联网而发展

作为律所高度集中的区域,有统计数据显示,天河区律所和律师分别占全市律所总数的36%、律师总数的50%,在广州各区都位列第一。在天河区每1万人口平均拥有35.51名律师,远远超出全国2.7名/万人的平均水平。

想要在这个行业里争夺一席之地,竞争非常激烈。对此陈霆烽坦言,在内地做律师不容易。

“刚开始的时候,落差很大,除了经济收入,还有律师的工作内容,以往在TVB上看到的律师很威风,法庭上滔滔不绝,而实际工作时只是一直埋头苦干,改合同,搜索枯燥的法律法规,没有人会见到你在做这些。相比现在,过去网络也不发达,法律、法规和案例搜索的数据库也不完善,只能靠翻书本查阅。”此外,当时内地律师受尊重程度,比起香港有一定的落差。而他作为香港人,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有比较多的想法。但是他都熬过来了。而煎熬的过程,他也随之见证了内地发展的飞跃。尤其是内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数据驱动,他感触非常大。

“相比其他行业,法律行业对于高科技的运用反应是比较慢的。但现在有一些网站加入了AI搜索,例如在有客户前来时,可以基于案件进行一些法律法规的搜索,由系统进行记录,查找合适的法律、法规和案例等等,而不是过去纯粹依赖人手去翻书或与相关部门咨询的方式。新科技的加入,可以提高律师们的办事效率,让行业更加进步。”而对于互联网、新科技和法律服务的合并运用,陈霆烽透露将是他未来工作的计划之一。

希望自己的经验引领更多香港青年

在法律领域,陈霆烽度过了初期的煎熬之后,很快展现出了他的专业能力。如今,他已经是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还是香港简家聪律师行的注册外地律师。

在广州16年,他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太太是俄罗斯华侨,也是我的大学同学,在女儿出生后,决定带回香港照顾和上学,所以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香港,工作主要在大湾区,根据案件情况有时也会在北京、上海。”家庭事业圆满的同时,他开始介入香港青年工作,“希望可以将我在内地学习到的东西,亲身体会到的经验分享给他们。”目前,他担任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学习交流部副部长,为年轻人来内地创业、就业提供交流和学习。

“刚开始出来工作那几年,确实想过回香港,但在广州,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他也希望更多香港青年正确认识内地环境,“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香港人对内地信息认识不足。当时有一些人大胆来到内地设厂,现在也变成了很成功的商人。”陈霆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给予港澳人士来内地创业、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支持和信心。

“2007年,我从大学毕业后,学校对面珠江新城的楼房,100平方米售价不到100万元,如今,1000万元可能还无法在珠江新城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陈霆烽笑着说,“如果早知道珠江新城的楼价会升,我一定会买,但那时不懂,不知道政策规划,也没有人告诉过我,指引我。”

正因如此,陈霆烽愿意参与青年工作,“我希望可以借着过来人的身份,让他们早一点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变化,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避免他们像我现在一样只能回头慨叹‘如果当时知道投资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错过’。有时侯机会过了,回头想就再没有意义了。所以,我是希望年轻人都能早一点知道一些机会。当然,面对机会,如何选择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但起码他们要知道这些事。”

他认为这也是自己回馈社会的行动。“在内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这些年,很幸运有很多同学、朋友、律师事务所的同事和前辈的帮助和教导才能渡过中间很多的难关,我想,报答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像他们帮助我一样,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年轻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络编辑:中一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