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商量就是平等,家庭为何要有功利性思考?

“热门评论”将对当周点赞较高的评论进行精选,一经入选,即赠送丰厚南瓜币。

“热门评论”将对当周点赞较高的评论进行精选,一经入选,即赠送丰厚南瓜币。

南瓜币可兑换南方周末APP会员和所有精品课程,享受折扣优惠。

一位来自贵州的90后务工者在浙江嘉兴一城中村的出租房中,他手里抱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女儿。 (视觉中国/图)

评论 “‘男性妥协’是因为女性的工资很重要? 学者眼中的男性农民工性别观念变化”

如果把姓名权等等东西看做权力来争夺的话,不管结果是谁胜利,都不符合所谓平等。事实上所有的讨论与矛盾斗争的最终目的都是家庭幸福,就算生产力不断发展,男性女性都有创造同等经济价值的可能,男女性还是拥有不同的“职能”。我认为最困难的是理解,体恤,理性商量着来。这样就算争夺诸如子女姓名权之类带有性别权力色彩的事项的结果不同,宏观上男女都是平等的。平等的商量就是平等,家庭为何要有功利性思考?

——涂九

评论 “拿什么来拯救你们,‘三和大神’?”

谢谢作者,将一个我们不曾看到过了解过的社会角落和群体呈现给我们,生动而深刻,引人唏嘘,促人深思。拿什么来拯救?或许答案还是文中那句话,“天助自助者”!家乡虽穷僻,但乡土人情并不冰冷,熟人社会据我观察也并不像作者说的那样在土崩瓦解,更何况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政策东风下,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至少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由此也不乏归属感、身份认同感;至于城市接纳和融入,鉴于“三和大神”年龄普遍不大,若肯付出辛劳肯学习积累经验,稳定的岗位、收入和生活也不是遥不可及……时代剧变,但从来都不是无路可走没有选择,路都是自己选的。“天助自助者”,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刘海轮

评论 “12个零零后跟拍12年,性格迥异的他们会长成怎样的大人”

在中国不论是社会还是整个体系都是很重视教育的,教育的每一次新尝试,都是能引起大讨论和新实践的反思,特别是非传统教育的新尝试往往能引起焦点话题。李的教育新实践,有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影子,也有儿童成长心理学的印迹,这种模式对儿童初期成长是符合儿童发展轨迹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夸大了其作用,没有一种药是可以包治百病的。就像文中一一的疑惑一样,她不认为她内向有任何问题的。人的成长有迹可循,但是更多的时候不可控因素很多,教育的个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同时教育也不单单是教育,它与政治经济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否认芭学园的活动中心给了孩子更多认识自我的机会,但我们今天的传统教育还是有其可取之处,教育是脚是鞋?我想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可以是脚,也可以是鞋。要看哪种方式让人经历不同,走的更远。

——万叶

感谢用户涂九刘海轮万叶的精彩评论,你们将获得100个南瓜币奖励。

南方周末APP“一周精选”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