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里的美国医生

他的经历和白求恩相似,1930年代他俩都志愿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在前线组织流动医疗队,抵抗佛朗哥叛军和德意法西斯援军。

责任编辑:朱又可

 

1946年,艾乐思医生在延安。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白求恩的旧友

初冬微雨,撑着伞,我们走在起伏的旧金山街道,去找一座雕像。

到了那里,只见大厦两边擎立粗壮的花岗岩柱,上面雕刻着巨大的人像。这是早年美国西部的华尔街——太平洋海岸证券交易所(Pacific Coast Stock Exchange),现在是健身中心。

哪有我们要找的雕像?犹豫着继续寻找,攀上湿漉漉的石阶一看,发现树丛后面有一尊男士低头看显微镜的石雕——正是我们在寻找的。

石雕男士,是旧金山鼎鼎有名的外科医生艾乐思(Leo Eloesser)。1881年出生在旧金山,德国海德堡大学毕业后,返回故乡当医生,31岁就被斯坦福大学聘为教授。他以诊断精准和手术大胆而闻名,慕名求医的包括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他发明的胸腔手术(Eloesser Flap),到现在医院还在沿用。

艾乐思还曾经远走中国,落脚在贫瘠的太行山上,培养中国的医护人员。

他的经历和白求恩相似,1930年代他俩都志愿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在前线组织流动医疗队,抵抗佛朗哥叛军和德意法西斯援军。之后,白求恩在1938年来到中国,而艾乐思则于1945年7月28日从纽约出发前往中国,那年已经64岁。

为了去中国,艾乐思放弃了旧金山自己经营多年的诊所。这间诊所成为传奇,不只因为他的医术,更因为他依据病人的贫富来收费,赤贫的人免费,有钱的人要付较高的费用,使得人人都能够看病。有些有钱的病人向他抱怨:“你的意思是,由我来补助你那些不能付钱的穷鬼?”

他还放弃了每个周三在家里和好友一起演奏室内音乐的习惯。当医生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他醉心的是音乐,虽然没有成为音乐家,但他一生没有离开过音乐。看诊结束后,他最喜欢的就是到旧金山港湾,迎风站在飞驰的快艇上,抱着中提琴演奏。中国之行,他带的最宝贵的两件行李,一件是手术包,另一件就是中提琴。

艾乐思抵达中国时,正逢日本刚宣布投降。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驻华办事处的外科医学专员,他被分派到重庆郊区歌乐山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书看诊。学生非常用功,许多是从上海逃难来的,衣衫破旧,和家人分散四五年,没有半点消息,他非常同情他们。

延安的灵感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2月艾乐思随学校一起搬到上海。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遇到棘手的问题,运到中国的医疗物资往往滞留在甲板上或是囤积在仓库里,他亲眼看到12500吨的医疗物资停滞在上海,没有分发出去,还发现有物资流入黑市。

更令他烦恼的是,他这么果决地来到中国,想为被战火折磨的中国人尽点力量,但到了以后,他发现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疾病猖獗,问题之大远远超过战争带来的伤害。而他的胸腔外科专长,根本帮不上忙。

就在这个时候,他在北平遇到一位久居中国的美国医生马海德(George Hatem),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