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自此,石马河—雁田水恢复天然流向;全长83公里的东深工程缩短至68公里;对港的年供水能力,由最初0.682亿立方米提升到现在11亿立方米,相当4座万宜水库的蓄水量。香港再无缺水之忧。

责任编辑:杨嘉敏

在深圳,从罗湖去龙岗的方向,有一条公路​叫沙湾路。路的左侧紧靠着一座山,右侧挨着一片湖。路面狭窄,双向单车道,且转弯较多,一遇到交通高峰或事故,堵车就成为大概率事件。在这条路上往返次数多了,渐渐晓得,这座山叫求水山,这片湖习称东湖。然而,我来深圳的20多年里,这条路一直这样,没有什么变化,既未拓宽也未取直,原因就在于这片湖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是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简称东深工程)的最后一站。这片4.06平方公里的湖面,承担着香港总用水量75%和深圳总用水量50%的供给,它就是被誉为“深港大水缸”的深圳水库。

俯瞰香港“大水缸”——深圳水库 ,夕阳下色彩如油画。 (IC photo/图)

1959年,广东省迎来建国后最大的兴修水利高潮,宝安县(今深圳市)也不甘落后,上马十大水库工程,深圳水库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9座水库由宝安县自行勘测、设计、施工不同,深圳水库是在省派技术人员指导下建设完成,这是因为当时省里已计划用深圳水库给香港供水。这一年的11月,来自宝安县10个人民公社的2.5万人,最多时4万人,在梧桐山和求水山之间的山坳,用两台压土机、不计其数的锄头、铁锹、扁担和手推车组织起百日大会战。99天后,630米长24.5米高(二次扩建时加高1米)的主坝、187米长14米高、276米长15米高的左、右副坝均提前落成。60年过去了,这座几乎凭人力夯垒的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