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走下神坛的“外星人”

有人指责他轻狂无状,少不经事;也有人会欣赏他的真性情,他的敢作敢当。谁也无法预料,公众们宽容却又苛刻的心理将会如何引导这位既平凡又超凡的超级新星。

责任编辑:李小鸣 实习生 黄美龙

“你必须在内心寻找,寻找你内心的勇气”

除了美国总统,大概只有菲尔普斯才能如此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伴随着美国国歌,注视着星条旗冉冉升起。

2008年8月,中国北京,水立方游泳馆,迈克尔·菲尔普斯放下耳机,脱下外套,后蹬腿,右腿先,再左腿,登上跳台,微微弯曲身体,双臂伸到头上,快速地来回在胸前和背部甩三次,站定,就位,一声哨响,扎入泳池。

同样的动作在九天里重复,菲尔普斯拿金牌拿到手软,终于打破马克·施皮茨一届奥运会夺七金的神话,成了“外星人”。

天生奇特的生理结构,鲨鱼皮泳衣,水立方泳池的科学设计……人们在目瞪口呆之余开始拼命为菲尔普斯成就的诸多不可能之可能寻找解释,他们需要通过解构一个神话来接受这看似来得太轻易的成功。

这孩子将一事无成?
他有个对他始终不抛弃不放弃的妈妈,有个慧眼识才、因材施教的教练,更有一个允许他自由发展的宽松环境。

1985年6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海边小镇菲尔普斯家中迎来了一个重达9磅6盎司的大婴孩,这就是迈克尔·菲尔普斯,一个注定要让他的母亲怀抱满满的男孩。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菲尔普斯自小备受呵护。然而他童年的环境并非就是蜜罐。年幼时,他父母离异,他还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他还痛恨那对招风耳,总是试图用戴帽子来使耳朵看起来小一点,可还是无法逃避顽皮的同学,帽子会被冷不丁地掀掉,“外星人”耳朵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曾有个幼儿园老师向菲尔普斯的妈妈无情地预言,这无法集中精神的孩子将终生一事无成。在美国有将近8%的儿童被诊断患有不同程度的ADHD,而其中有近一半人需要药物治疗,菲尔普斯也是其中之一。相比普通人,ADHD患者会在诸多方面先天不足,尤其是读书上学。如果不是另辟蹊径,还是读书考学工作,谁又能断言幼儿园老师的预言不会真的应验。

就这点而言,菲尔普斯算是幸运,他有个对他始终不抛弃不放弃的妈妈,有个慧眼识才、因材施教的教练,更有一个允许他自由发展的宽松环境。当诸多人都专注于研究菲尔普斯独特的生理结构是如何利于游泳之时,我们却也不妨想象一下,像他这样一个天生“蛙人”是否无论在任何生长环境都会有“得水”的一天。

“游泳成了我的一部分”
菲尔普斯并不是第一次亲密接触泳池,就喜欢上他的“天堂”。那一次,他不停地尖叫、拳打脚踢、乱扔游泳镜。

菲尔普斯说他的个性是两个姐姐希拉里和惠特尼的混合体。他常给人看他和姐姐们的合影,照片上希拉里双眼圆睁,惠特尼双眼紧闭,而他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很多人认为,这照片预示着,他是个性迥异的两姐姐的折衷。

在菲尔普斯眼中,大姐姐希拉里性格随和,为人谦逊,诚实坦荡,温柔体贴;而小姐姐惠特尼则是性格倔强,成熟自律,刚强坚毅。这是个单亲家庭,妈妈工作繁忙,两个姐姐很早就身兼母职照顾弟弟。小姐姐惠特尼和菲尔普斯的关系尤其极为亲密。还在上高中时,惠特尼就已经为比自己小五岁的弟弟做早餐,准备午餐盒饭,还要负责把睡得死沉沉的菲尔普斯叫起床,送他上校车。惠特尼后来回忆说,给弟弟做饭是件容易的事,不需要什么技巧,因为菲尔普斯什么都吃,也从来不挑,就算把胡椒和肉桂堆在三明治上,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两个姐姐还是菲尔普斯在游泳上的“带路人”。希拉里曾数次刷新当地大学的游泳比赛纪录;而惠特尼还在1995年赢得泛太平洋游泳比赛的200米蝶泳铜牌。由于背部受伤和厌食症的影响,惠特尼不得不放弃了她的职业游泳梦。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菲尔普斯家的另一位游泳天才登上了游泳的舞台。

惠特尼坦陈,她是因为逃避家庭纷争才在游泳池寻找避风港,不过对于菲尔普斯而言,游泳池就是他的天堂。

尽管如此,菲尔普斯并不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喜欢上他的“天堂”。那一次,他不停地尖叫、拳打脚踢、乱扔游泳镜,发泄对水池的憎恶。“我怕把脸打湿。”菲尔普斯回忆说。于是乎,菲尔普斯的游泳练习从仰泳开始。

多下几次水,初摸门道的菲尔普斯就舍不得离开泳池。“我游得越多,就越感到游泳成了我的一部分,也就越想每天去游泳。”还有什么比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所爱更开心更幸运的事呢?尤其是对比那些被父母严厉喝斥扼杀掉热情的孩子们而言。也许正因为他是将自己的所爱作为生活方式,而不仅是生存的手段,菲尔普斯每次在接受采访谈到游泳、训练和比赛时,眼中都会闪烁光芒,透出纯净和热忱的神情。

当然,热爱游泳并不意味着菲尔普斯就不会抱怨生活枯燥、训练艰辛和教练严厉。如他自己所说,在真正的成功之前,他所要付出的是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早上五点,闹钟每天准时把在沙发上的小狗赫曼吵醒。他一天花6个小时呆在水里,高强度的训练之后,腿上的血管胀得如同绞在一起的面条,“加上番茄酱,就活似一盘意大利通心粉”,菲尔普斯开玩笑说。

一年到头,没有节假日,吃饭、睡觉、游泳,生活单调无味。不过,那种比自己的对手多训练一天、一小时、哪怕一分钟就更多一分胜算的窃喜让菲尔普斯乐意接受这一切。而在赢得八枚金牌后,菲尔普说他向往之后的短暂假期,以及可以不带着负罪感地玩到晚上两点睡觉。

 

“不要放弃我”
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妈妈,更无法回避飞机上其他乘客坐在身边阅读关于他被捕的消息。

2004年奥运会之后,19岁的菲尔普斯颇是享受了一段悠闲。那年11月,他在参加聚会后因为酒后驾车被捕。他也因此被邀上了著名的“今日”谈话节目。主持人向这个很青涩的男孩发难。“我让自己失望,让我的家人失望了”,菲尔普斯答道,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敢正视主持人一眼。他说,过去的一周是他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周。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妈妈,更无法回避飞机上其他乘客坐在身边阅读关于他被捕的消息。“我想我让很多国人失望了。但我仍希望那些喜欢我、支持我的人不要放弃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个本应成为行为楷模的人,菲尔普斯不得不接受千万双眼睛更苛刻的审视。事后他认罪并被判处18个月感化。尽管此事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淡去,人们也对这位轻狂的少年给予足够的宽容,可即使在4年之后,这段经历仍是菲尔普斯最不愿意涉及的话题之一。有记者曾问菲尔普斯他所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期待他会提及酒后驾车。然而,回答却出人意料,“我的确做过些蠢事,但我都从中吸取了教训。一个人总是从他犯的错误中学到的最多。这些事本身都不好,但我从我犯的每个错误中都得到了教训。就这点而言,我想我没干过什么蠢事。”

时间与痛苦是塑造一个运动员最强大的两股力量。在菲尔普斯于北京谱写这前无古人的篇章,成就人所不能成就的辉煌之前,他也同样经历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过程。这过程有泪水,有苦涩,有懊悔,有不甘,在这点上,也许菲尔普斯和每个人都一样。

不过是个凡人
他所憎恶的不是击败自己的对手,而是没发挥水平的自己。

媒体们普遍都将菲尔普斯描绘成一个自幼憎恶失败的人。然而即使有天分如他,菲尔普斯在泳坛的打拼也并不一帆风顺。也许,正是一次次的失败造就了他今天的不败传奇。

2005年7月30日,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世界游泳锦标赛接近尾声,菲尔普斯的心正被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极不情愿地走入了记者会。尽管这次他赢了五枚金牌,但100米自由泳第七,400米自由泳无缘半决赛的成绩使这个不愿接受失败的年轻人觉得羞愤莫名。这愤怒还来自于1小时前在100米蝶泳比赛中以1.25秒的绝对优势击败他的克罗克(IanCrocker)。二人表面上英雄相惜,私下里一直暗暗较劲。克罗克是个花大量时间看书、欣赏音乐、享受生活的家伙,输给这样的对手,对于每天大量时间泡在泳池里的菲尔普斯而言,算是莫大的侮辱。即使全世界都承认其天赋,可面对克罗克,菲尔普斯不得不承认:自己不过是个凡人。

蝶泳是菲尔普斯的最爱,而他想打破克罗克保持的百米蝶泳世界纪录的渴望胜过任何其他纪录。“这一整年,尤其是这次世界锦标赛犹如当头棒喝。”菲尔普斯回忆说。言语中,他看起来是那样压抑,似乎随时都要呐喊爆发。

菲尔普斯憎恶失败吗?恐怕是,也许少有人比他更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但是英雄的成功不止于对失败的拒绝,失败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憎恶而停止降临。但今天的菲尔普斯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因为失败而愤怒得满场乱扔游泳镜的男孩,如他自己所说,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将自己受挫的愤怒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所憎恶的不是击败自己的对手,而是没发挥水平的自己,面对媒体,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能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感觉,……这儿的一切将成为我的动力,希望明年的夏季我能真正成为一个挑战克罗克的人。”

 

想用言语击败他是只会适得其反
菲尔普斯的社交生活也陡然丰富多彩起来,甚至有机会跟总统的女儿要电话号码。

2005年的失败也许不可避免。这一年菲尔普斯有着太多的外界干扰。除了上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在雅典运动会上大出风头的他也成了众多电视节目和访谈邀请的对象;他参加了MTV的节目,让女明星当众戳了戳他那著名的腹肌;他甚至还做过一回美国小姐的评委,拍了众多的广告,跟人合写了自传。

菲尔普斯的社交生活也陡然丰富多彩起来,甚至有机会跟总统的女儿要电话号码。尽管他没停止训练,还是为放纵付出了代价。一旦当他意识到身份之所在,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没什么能像失败这样让菲尔普斯警醒,而警醒了的菲尔普斯就没人能轻易把他击败。

菲尔普斯一直喜爱带有冒险和技巧性的游戏。也许就是赌一把的心理,促使菲尔普斯决定挑战澳大利亚泳坛名将索普,在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参战200米自由泳。尽管菲尔普斯清楚要赢得这场战役不仅自己要完美发挥,还要靠运气,但他决定即使赔上一切,也要争口气。他由衷欣赏索普的游泳动作和他处理与媒体关系上的风范,这使得他更想超越索普。可没等到赛事开始,索普就退出了游泳界,这让他愤怒而且遗憾,而澳大利亚人也用嘲笑刺激了菲尔普斯。

永远别踩受伤的狮子。2007年在墨尔本,菲尔普斯轻取7块金牌,破5项世界纪录;2008年,在水立方,菲尔普斯再次向澳大利亚还以颜色。“我欢迎各种意见,”菲尔普斯说,“这些意见只会更激励我。”

北京奥运会开赛前,索普曾放言,想打破一届奥运会夺得7金的神话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被菲尔普斯钉在了自己学校储物柜的门上。二百多天后,菲尔普斯向他曾经的对手证明,他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对于菲尔普斯这样不服输的性格,要想用言语击败他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他的座右铭就是:行动胜于言语。

最辛苦的部分已经过去
“完了,我完了。”他终于抓起了电话向鲍曼哭诉。

菲尔普斯是超人吗?游泳池边那个超凡冷静的菲尔普斯令人生畏,但他并非没有过软弱。他生活中的中心就是游泳和比赛,他对受伤的恐惧也格外强烈。2007年10月,一次意外导致了他腕关节骨裂。菲尔普斯绝望极了,最初甚至不敢自己打电话告诉鲍曼教练。“完了,我完了。”他终于抓起了电话向鲍曼哭诉。对于一个当时把自己的生命和希望都系于一线的人而言,他的恐惧与不沉着都真实而强烈。菲尔普斯在手术后的训练极为艰难,也因此在心理上经受了巨大的考验。那一段,他发挥不稳,常常是有两周特别棒,接下来两天却一塌糊涂。

受伤的阴影延续了许久。接下来的11月,菲尔普斯参加了世界优秀泳者的盛会——金泳镜奖颁奖仪式。其他泳坛名将都穿金戴银踏上红地毯,菲尔普斯则是一身灰:深灰色西装,灰衬衣,灰领带,就连他的心情也是灰色的。他尽管当晚领了数个奖项,却难以挤出一丝笑容。他是整晚的焦点,却懒得开口。原定为一小时的记者会也因为他实在无心情应对,4分零13秒就草草收了场,就像他在泳池里比赛,不等别人看清楚怎么回事就结束。水立方赛场里,谁能想到这23岁的夺冠王也曾是如此脆弱。

菲尔普斯是Hip-hop乐迷,喜欢在赛前听音乐。他特别情有独钟的一首是“直到我倒下”,歌中这样唱道:“有时你感到累了,感到虚弱;当你感到虚弱,你想就此放弃;但你必须在你内心寻找,寻找到你内心的勇气。”

教练鲍曼说,对于比赛本身,菲尔普斯反而没有恐惧,越是临近大赛,他反而越放松,“最辛苦的部分已经过去,面前所剩下的就是充满乐趣的竞赛本身”。

自从1992年菲尔普斯意识到自己能游泳,他就渴望能赢下奥运金牌。而今他已是十四块奥运金牌的得主,而依旧年轻的他也许将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立下更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20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菲尔普斯回到家乡,对于一个从小镇走出去还寂寂无名的男孩来说,200米蝶泳第5的成绩算是非凡的成就。还没到家,菲尔普斯一眼就看到母亲用无数的美国国旗和各色小旗装饰的房子。然而这位为儿子无比骄傲的母亲却受到了教练鲍曼的批评,“拿下来!你不需要这样做。更好的还在后头呢。我们不能每次都这样庆祝。”果然,4年、8年之后的事实证明了鲍曼的远见。

8年前鲍曼教练的这一席话,让菲尔普斯意识到自己不能止于一时一事,“你得不断向前行。”

 

下一个充满乐趣的四年
赞助商、广告蜂拥而至,媒体频密报道,更多的钱,更多的社交,他会是泳坛的伍兹,游泳池里的乔丹。

花费八亿美金买断奥运转播权的美国NBC电视台早就决定将菲尔普斯作为其最大卖点。为此他们和国际奥委会以及北京奥组委达成协议,把游泳赛事从北京时间的下午和晚上挪到了上午,以便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能在黄金时间看到其水上皇帝的现场表现。不仅有摄影机在水立方里跟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即使在播放其他赛事时,电视右下角不断出现的视屏小窗口里也是菲尔普斯的身影,提醒观众还有多少分钟,菲尔普斯就又将参加哪项赛事,冲击第几块金牌。菲尔普斯将两位美国总统和数位NBA超级明星不是一次、而是数次引入游泳馆;在他的家乡,一个盛行橄榄球运动的地方,七万人在橄榄球赛后专门通过大屏幕观看他的比赛。菲尔普斯果然没让NBC失望,没让美国人失望。

可以想象菲尔普斯凯旋归国后的生活,赞助商、广告蜂拥而至,媒体频密报道,更多的钱,更多的社交,他会是泳坛的伍兹,游泳池里的乔丹。其实以他今时今日的成就,不再需要伦敦奥运会,不再需要更多的光环,他已经站在世界的巅峰。

那么他会继续吗?还是开始“享受生活”呢?这个大男孩能扛住铺天盖地般涌来的名望吗?他下一步又准备做什么?没人能够预测。

谁又能了解真正的菲尔普斯呢?恐怕绝大多数的人只能从他的只言片语或点滴生活细节里探知一二。他可以突然让千百个记者在媒体见面会上停止一切发问,以便从电视上专心观看队友在赛场上的冲刺。有人会由此赞叹他的率真、他对朋友的情谊;也有人会批评他的不通人情、我行我素。他能因为心情低落而将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缩短成四分钟,而他也敢于公开承认这一点。有人指责他轻狂无状,少不经事;也有人会欣赏他的真性情,他的敢作敢当。谁也无法预料,公众们宽容却又苛刻的心理将会如何引导这位既平凡又超凡的超级新星。

教练鲍曼将会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尝试采用全新的训练方法。“这应该会是充满乐趣的四年”,菲尔普斯对此充满了憧憬,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腾讯网奥运频道对本文提供帮助,特此致谢。)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