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不是谁取代谁, 而是人机共存、各走各的道”

“机器比较善于寻找答案,但它不太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智能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全球产业展望》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个人智能终端超过400亿个,即平均每个人能拥有五个以上的智能终端。图为法国里昂创新机器人展中的机器人。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1月14日《南方周末》)

“机器比较善于寻找答案,但它不太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智能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

最初杨澜提出拍摄人工智能专题时,团队人员感到讶异,身边的人也大都持怀疑态度——“这是什么东西?做它干吗?你应该去研发一档新的选秀或真人秀”。只有科学家们说,“太好了,你们真应该做这个”。

当时人工智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直到2016年,韩国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Alphago,人工智能才逐渐为大众熟知。

《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播出时适逢中国棋手柯洁即将对战Alphago,杨澜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预测,柯洁未必没有胜算:“人类有出奇制胜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能力,哪怕赢一局,我觉得也是赢。”

最终,柯洁一局也没有赢。他后来形容“实在是太绝望了”。自从Alphago领先,柯洁就彻夜未眠,“我一直在想我如何才能赢了它,它会不会有什么漏洞,哪怕是捡一盘也好啊!”直到Alphago在最后一局下出关键一步,柯洁浑身颤抖,知道自己已经失败,冲出对局室,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哭起来。

其实在1998年,杨澜已“预测”过类似的交锋。Alphago的前身“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后,杨澜采访围棋国手常昊。她预言,机器可以在象棋里打败人类,但在围棋中做不到——围棋的变化达到10的172次方,甚至多于所知宇宙中的原子数量。

“在这两次博弈类的人机对抗中,我都预测得过于乐观,或者说过于偏向于人类,这说明了‘深度学习’的发展速度之快。”杨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坚信人类更为复杂的智能活动,还是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第一季刚播完,人工智能的应用就铺天盖地地来了。制片人黄桂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原本把这档纪录片看作科普性质,“觉得这个东西怎么也得五年、十年才能够到我们身边,但它来得太快了,太迅猛,对以后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杨澜和团队立刻开始了新一轮探访,着力于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出行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制作过程有时很难跟上技术的更新速度,常常是一个新消息出现,上次讨论的案例就已经过时了。比如,近期“换脸AI”软件刚刚引发争议,就被迅速加入了片中。

2017年5月,中国围棋手柯洁对战Alphago,以0-3落败。 (视觉中国/图)

“为什么人们会对超级智能产生恐惧?”

麻省理工学院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杨澜在那里采访科学家帕特里克·温斯顿,看见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米开朗基罗壁画《创世纪》的复制品。温斯顿告诉她,实验室创建之初,教授和学生们守着一台慢吞吞的计算机,吃睡在实验室,每天到凌晨,“就像米开朗基罗所描绘的《创世纪》,每个人都感觉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发端”。

在这幅画中,上帝用手指伸向亚当,正在将智慧和意识传递给人类。杨澜联想到,如果亚当的子孙有一天模仿造物主,把智慧注入机器,会发生什么?温斯顿宽慰她:“放心吧,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几年前刚开始探访时,“奇点论”和“通用人工智能”等话题相当流行,热衷于讨论人类是否会成为机器的奴隶、临界点何时到来,杨澜把这些称为“终极思考”——“为什么人们会对超级智能产生恐惧?因为这关乎人的本质”。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对终极思考的争论明显变少了。对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