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村小来了一群“新老师”

发自:南方周末

甘肃临洮县因洮河而得名。洮河边有一个水泉村,依山傍水而建,村里有一所水泉小学。以往,铃声响了,孩子们就风尘仆仆地从操场上带着一身泥和黄灰冲进教室。但2019年11月12日有点不一样——

​这一天,这所乡村小学里来了很多特殊的“老师”。

这一天,下课的孩子们忘了玩,而是把他们以前从没见过、却在一节课内喜欢上的老师团团围住,争着要签名。

那些被他们喜欢的老师,有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张秋,有青年女演员热依扎,有讲得一口流利汉语的英国化学家戴伟博士,身兼灾难救援专家和反盗猎公益人的张广瑞,还有来自兰州、成都、广州的专业阅读推广志愿者……

这些远道而来的老师,是因为“阳光关爱·i读计划”聚在一起。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东风日产、南方周末联合发起,这场致力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活动第一站,选在了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水泉村的这所村小。

在焕然一新的阅读室里,不同年级的孩子以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嘉宾老师,共同开启一堂堂特别的阅读课。

张秋:“希望你们讲好自己生命的故事”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为孩子们带来的是绘本《生命的故事》。

听到“清华大学”四个字时,整个操场都发出了孩子们的惊叹声。但课堂上的张秋显然只是一个和蔼的女老师,在班主任对她头衔长长的介绍之后,她笑着对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其实我还有一个身份,是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男孩的妈妈。”

《生命的故事》用绘本的方式介绍了地球上生命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张秋带着孩子们一页页读,边读边发问,孩子们迅速在书本画面里找到答案。

问到“海底更热还是海面更热”这个问题时,孩子们出现了异议:“海底更热!”“海面热!”

这是计划外的状况,张秋愣了一下,很快反应:“好,所以我们现在有了一个争议。”她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问:“请你们分别说说,为什么你认为海底或海面更热?”

“因为海底更接近地壳,地壳是热的。”认为海底热的孩子想了想,慢慢地说。认为海面热的孩子则很快地说:“海面被太阳晒所以更热。”

听完他们各自的理由,张秋没急着下对错的判断,反而同时表扬了两个人:“你们都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你们都很棒。”

课程尾声,张秋鼓励孩子们要养成阅读习惯,并反复强调:“今天读了《生命的故事》,也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讲好自己生命的故事。”

戴伟:“现在下课,去开始你们的下一个化学反应吧”

整整45分钟,孩子们视线都没有从白花胡子、白花头发的英国化学家David G. Evans身上移开过。David G. Evans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戴伟,不过他更喜欢孩子们叫他“戴博士”。

这次,他带来了一本《世界上最酷最酷的化学书》。穿着白大褂的他,还把教室变成了自己的实验室。讲台上摆满了烧杯、量筒、塑料瓶、醋、小苏打,甚至还有一瓶紫色的葡萄味“美年达”。

没有照着课本解释难懂的概念,戴博士用一个又一个抓人眼球的实验,活生生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每做完一个实验,他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其实那不是葡萄味的‘美年达’,而是一种叫高锰酸钾的物质。”“把一种或两种物质变成新的物质,这就叫化学反应。”

戴博士试图在短短一节课时间里传达很多:比如,科学就在无处不在的生活中,把厨房里的醋和小苏打混合起来就能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又比如,见到神奇或异常的现象,“科学家不能‘哇’就走了,科学家要问‘为什么’”;再比如,“科学家不能随便肯定,科学家要说‘有可能’,为了肯定,科学家要做实验”……

戴伟说,他希望自己传播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科学思维的精神,一种科学素养。

铃声响起,但戴博士的化学课并没有彻底结束——以每人一包酸碱试纸作为礼物,戴博士希望他们拿回家试验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酸碱性。以及,“现在下课,去食堂开始你们的下一个化学反应吧!”

热依扎:“我四年级时也曾是个胖女孩”

青年女演员热依扎最吸引孩子们的则是她的表演能力。

热依扎给四年级孩子带来了儿童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个11岁的女孩,从小就是孤儿,自卑而孤单。安妮长了一头不受欢迎的红头发,脸上还有雀斑,孤独到什么程度呢?

“你们知道安妮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吗?”热依扎告诉孩子们,“是镜子里的自己。”

后来,热依扎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她说,自己四年级时是个胖胖的小女孩,长得也不好看,和安妮一样。但是她下定决心改变,于是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和努力,她瘦下来了,“竟然还成了我们学校的校花!”

孩子们都笑。热依扎的表演能力逗得全班同学乐不可支,她趁机动用自己的表演专业知识储备,和孩子们分享了不少绝招。比如怎样念课文才能既富有感情又不矫揉造作,比如怎样背课文才能背得快,又比如看书要先从导语和目录看起,带着问题到书中去找答案......

跟着热依扎飞到甘肃水泉小学的,还有六十件羽绒服。她细心地根据班上男女人数分好了红与黑两种颜色,没想到女生的红色少了一件。有女孩自告奋勇要了黑色,直爽的热依扎赞叹:“我说就你最懂时尚,黑色永远是最流行的元素。你是你们班最酷的女孩!”

张广瑞:“如果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心,你会发现非常多乐趣”

作为平澜公益基金会的反盗猎项目负责人,张广瑞在非洲反盗猎的经历对孩子们来说又酷又有点摸不着头脑。

“叔叔,你是在非洲抓动物吗?”

张广瑞玩笑般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句话有两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一,我是去保护动物的,不是抓动物;第二......”

孩子们齐刷刷等着张广瑞说出答案。

“第二,怎么能叫我叔叔呢?我明明是哥哥啊!”

张广瑞带给孩子的阅读课有些特别。他推荐了一本《阿西莫夫谈宇宙秘密》的科学随笔。

尽管知道这对孩子们来说阅读难度太大,却坚持说:“我知道这是一本很难的书,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只要从书中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延伸去读其他的很多书,做你感兴趣的很多事情。”

正如他自己就是从这本书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进化论”,之后的时间里,他都在做着和动物保护相关的事。

进化论里的“趋同演化”是他这次阅读课的主题。幻灯片上出现了许多不那么日常的动物:鼩鼱、星鼻鼹、穿山甲、犰狳、玻璃蛇蜥、加蓬咝蝰、蜜獾、响蜜鴷……仿佛另一个世界向孩子们打开,他们惊奇地知道,原来看似和老鼠差不多的鼩鼱,竟然在进化论上与大象的关系更近;而蜜獾与响蜜鴷,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动物,竟因为都爱吃蜂蜜,完美地达成了配合……

除了为学生授课外,作为阅读推广专家的张秋还携手专业志愿者刘欣,分别为当地学区的30余名语文教师带来关于校园阅读课程的集体培训。此外,多位社会志愿者、东风日产员工代表、媒体代表也与孩子们面对面,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阅读兴趣课程。

在未来,“阳光关爱·i读计划”项目还将对受助乡村小学的阅读教室进行持续的运营维护、书籍更新,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校建立长效性的校园阅读开展机制。

如果说第一天来到阅读室还是惊叹,第二天再到阅读室上课时,孩子们已然大胆了起来。“我喜欢的书在那边!”他们争着去书架取下自己感兴趣的书。专业志愿者赵云宣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颇受欢迎的故事戏剧表演课,她告诉孩子们:

“阅读不只是读书。你和别人的交流,也是一种阅读。阅读身边的花草树木,也是一种阅读。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希望大家不仅爱上阅读,也能爱上阅读生活。”

暂时告别西北大地上红扑扑的小脸蛋,“阳光关爱·i读计划”即将驶向“爽朗可爱”的贵州。

11月18日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物理学家罗会仟、少儿节目主持人可可姐姐将来到贵州毕节草堤小学,在甘肃站深受触动的张秋老师也将再次加入。

4位嘉宾及多位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各具新意的阅读课,不论是科幻奇遇,物理脑洞、书香妙语还是心灵成长,都将乘着阅读的翅膀,带孩子们飞向更辽阔的山海星河。

而在省会城市贵阳的三家知名书店——言几又书店、二十四书香、乐转城市书房,热心读者们纷纷写下对乡村孩子的关怀。

他们之中,有爱阅读的成年人,写下“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的真诚寄语;也有乡村孩子的城市同龄小伙伴,热忱分享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甘肃到贵州,再到之后的广西、陕西……“阳光关爱·i读计划”公益之行正在不断延续,期待更多爱书之人共同关注与参与,一起用阳光照亮“孤读”的童年!

(专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