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人与肖捷面临选择

不能藏富于民,是财政收入过高的皮毛之弊,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反市场之嫌,才是心腹之疾。

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抉择。中国经济往何处去,要看税改如何行动

8月21日,财政部公布了7月份税收数据,税收同比增幅大幅下降,税收终于摆脱了脱离经济基本面、居民收入一马当先的境地,可以暂时免遭排山倒海般的质疑。

7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323.2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9.3%,比今年上半年回落了19.7%。其中,7月份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496.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增速同比回落了38.7%,比1~6月的累计增速回落了45.7%。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280.87亿元,同比增长8.2%,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了22.3%,比1~6月的增速回落了19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处于拐大弯时期,经济增速在迅速下降。税收大幅下降,既有政策因素——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新税法将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下调到25%,但上半年经济失速才是税收收入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税负过高不堪重负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面临两种左右为难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可能导向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主动选择是借此契机推出大规模的税收体制改革,彻底改变财政对市场主体的掠夺式税收开采行为,降低饱受诟病的过高的税费,清查各种不合理的行政规费,并以法律的方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