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杰:戏剧史上的俞珊与蓝苹

三十多年后,已经由早年的蓝苹摇身变成“文化革命旗手”的江青,启动了针对昔日影剧界的旧恩人、旧同事的清算与追查......

责任编辑:马莉

■背后风景

2007年11月16日,我随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同人,到门头沟区集体调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京西太平鼓”。这是京郊地区打发春节前后农闲时间的一种自娱自乐、祈愿太平的民间舞蹈。可惜的是,这样一种载歌载舞的草根艺术,现在只抢救出了舞蹈表演的成分而舍弃了相关的曲词和唱腔,其原因竟然是几十年不变的紧箍咒:“思想不健康。”

调研过程中,一名藏族女歌手演唱了一首充满“不健康思想”的民歌,歌词大意是:红牡丹红破了,想哥哥想得心疼了……

另一位舞蹈家讲起了同样“不健康”的民间笑话:一名早年加入国民党的知识女性,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特务,由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她的漂亮脸蛋上刺上“特务”二字。过了一段时间,有人证明这名女士不是特务,由于脸上的字刺得太深而无法抹掉,“革委会”决定添加两个字变成“不是特务”。又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证据证明这名女士依然是特务,“革委会”再次做出决定,在她的脸蛋上添加一个“走”字笔画曰:“还是特务”。

同行的前辈作家石湾老师,由这则“特务”故事联想到中国戏剧史上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