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铃响马奶来

上海弄堂曾有过一道奇葩的风景线——卖马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牛奶是奢侈品,至少在我们静安区康定路一带,牛奶是专供军烈属、劳模、专家和特殊工作人员人的。1角5分一瓶是要额度的,我们也叫“户口”,资本家、小老板那时也能喝牛奶,是因为他们解放前就在“牛奶棚”里挂了户口,因而延续下来的。

责任编辑:朱又可

(图文无关)弄堂也从此不再有丁零当啷的马铃声与嘚嘚嘚的马蹄声了。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2月5日《南方周末》)

上海弄堂曾有过一道奇葩的风景线——卖马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牛奶是奢侈品,至少在我们静安区康定路一带,牛奶是专供军烈属、劳模、专家和特殊工作人员人的。1角5分一瓶是要额度的,我们也叫“户口”,资本家、小老板那时也能喝牛奶,是因为他们解放前就在“牛奶棚”里挂了户口,因而延续下来的。

在农村,“无牛拉来马耕田”,马是牛的备胎,而城里,马奶也是牛奶的备胎。每天一早六点许,我家闹钟先响,然后丁零当啷地一阵响,伴着悦耳的嘚嘚笃笃的马蹄声,就是马奶来了。晨雾袅袅,市声渐起,那是石库门清晨最美的声音。

我哥只要马铃声一到就一骨碌地翻身而起,拿着杯子冲出去。1角2分一杯,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中一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