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园的报告

面对这本书有时候可能会显得信息量过大的叙述,中国读者可不要以为那只是美国人的琐事,须知,在全球化的今日世界上,很多西方人不可或缺的常识和常规已经叩问到中国人的门上来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笔者久居美国,读过不少旅美华人见闻随感之类的写作,有以美文诗意取胜者,有以知识趣闻见长者,但敢于不辞繁冗而力求传达准确信息和细节实情的作品非常之少。牟岭先生这本《北美日知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欠。写得多,写得出了名的人很容易圆熟成写匠,他们在赢得读者的同时也陷入了迎合读者的模式。比如像文学性或学术性之类被期许的标准,往往就会像漂亮的相框植入作者的构思,诱使他们把复杂的现实统统纳入悦目的布局和构图。当写匠得意于熟练的操作,把更多的心思用于沾沾自喜的雕琢时,富有质地的材料就在不知不觉间被精致地镂空掏干了。比如像朱自清从前唠叨他父亲临去时的那个“背影”和龙应台最近自恋她对儿子的所谓“目送”,便都属于写匠手中的文字物化(fetish)现象,是一种力图把个人的心理阴影凝聚为文字雕像的幻象。长期以来,这种伪抒情写作培养了读者消费软激情美文的趣味,已经形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